2010年1月10日 星期日

郁雄:被遺忘的祖先影子──一個八〇後的「中國」省思

根據族譜記載,我的祖先在清康熙41年(1702)自福建東渡來臺,開啟了在臺灣的定居生活。對我來說,我的祖先來自於中國大陸,這是不能抹滅的事實。但對很多世居臺灣的「本省人」而言,祖先東渡來臺的意義是「成為臺灣人的第一步」,「從中國而來」這件事反而不怎麼重要了。

對我們這一代來說,許多人把「中國」視為「外國」,「敵視」中國的也大有人在。我認為這樣的情形,共產黨、國民黨與民進黨都要負起歷史的責任。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雖然揚眉吐氣,但帶來了往後歷史的弔詭發展。共產黨為了打擊在臺灣的國民黨,開始進行對國民黨的醜化;在臺灣的國民黨,也為了「反共」的大纛,進行對中共的扭曲。雙方人民都深信對方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剪斷了兩岸人民情感上的鏈結。國民黨自認代表全中國,實際上卻是「獨臺」,封鎖一切來自大陸的消息,人民以為對岸人人都是牛頭馬面。而繼承國民黨政權的民進黨,在掌權之後更忽視黨外運動時期同時存在的「中國與臺灣意像」,消滅了中國元素,只剩下臺灣元素,民進黨從國民黨手中接過來的不只是政權,也包括了「反共」(反中)的這面旗子。

我們七年級生長的年代,是臺灣經濟成長、社會安定的階段,我們不曾經歷過日據、光復、二二八、白色恐怖、保釣、美麗島,野百合運動的時候我也才五歲。歷史上的斷裂,再加上兩岸政府刻意的封鎖,「中國」對我們來說愈來愈遙遠。六○至七○年代,中共正處於文革時間,中華文化被摧毀殆盡;在臺灣的中華民國雖然對應興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但也流於形式,沒有實質的作為。兩岸統治者為了政治利益,把中華文化的根基逐漸掏空,到了我們成長的年代,雖然課本上還有中國的歷史與地圖,但「中國」卻好像已經成了空殼。

七年級的世代,最大的特色便是「現實第一」,過去的事隨風而逝,不願回頭佇足。就算沒有政府在教科書上動手腳,「中國史」或「中國近現代史」成了陌生的文字,也自動放入「外國史」的思維。七年級「看頭不看尾」的個性,除了在中國史上表露無遺外,在臺灣史上更是完全展露,除了課本的說法,一般七年級對臺灣的過去是一無所知。這樣的情形在八年級更為嚴重,連八年前的第一次政黨輪替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片空白,哪個黨交給哪個黨,搞不清楚。

歷史記憶的斷裂,再加上政府長期反共(反中)的推波助攔,中國意像或中國元素,甚至中國情感,真的已經從新世代的心中消失了。中國是「外國」的概念卻悄悄地在心中深根。在兩岸事務上,大學生自然而然只會關心政治議題與經濟議題,「導彈」、「恐嚇」與「打壓」成了新世代心中對中國最強烈的印象。除此之外,新世代心中的「中國」,是經濟實力大幅「崛起」的國家,心裡想的是如何在經濟上沾一點邊,政治關係則列為禁忌。

前陣子四川發生大地震,傷亡慘重,但大學生在網路上卻為了「到底要不要捐款」吵得不可開交,僵持不下。這樣的情形不曾發生在對其他國家的募捐上,只因為四川是中國的一個省,只要與「中國」扯上關係,新世代的意見是最歧異的。我認為這件事不應無限上綱,臺灣人對四川的援助,或出於同情或出於感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對於不同的理由都應尊重,這些捐助四川的臺灣人不應被自己人批評或被冠上「助敵」的帽子;而中共當局,也應重視這份來自臺灣的溫情,不要在言語上吃臺灣豆腐。相互的尊重與理解,才是化解兩岸人民心結的第一步。

臺灣史上曾有的中國情感已經在消退中,再多大聲的呼籲,徒然無功,只會被冠上「不知臺灣主體性」的怪異帽子。臺灣的臺灣史教育,只選出對統治者有利的部分列入課本,而中國史的教育也因史觀上的紛歧,眾說紛云。歷史情感的斷裂與歷史教育的扭曲,同樣使「中國」元素漸漸退出新世代的心中。

對我來說,中國情愫與臺灣情愫同時存在心中,缺一不可。至少我知道過去的臺灣人也應是如此,例如過去的黨外聚會,「少年中國」與「美麗島」的歌聲是同時響起的。但發展到今天,只剩下「美麗島」了。這樣的轉變,臺灣人不曾察覺,在舉著「愛臺灣」的旗幟下,這樣的轉變也變成理所當然。我們為什麼不能問問轉變的原因?

兩岸的政治隔絕與敵視,對人民來說不是個好結果。對我們來說,緊張與威脅的結束,才會心甘情願的正視與面對中國,兩岸的統治者都有責任。

祖先的影子被遺忘了,我們要找回來。結束敵對、扭曲與仇視,臺灣人對中國要有正確且正向的態度與看法,同樣的,大陸人對臺灣也要有正確且正向的態度與看法。套句靜思語:「心若改變,態度跟著改變」改變也是需要時間的,無論政治上或民間上,或許都是急不得,也不得急。在正確且正向的態度與看法之上,交流與互動的頻繁,「情感」的鏈結自然慢慢接起來,祖先的影子也慢慢回到我們的心中。這比兩岸的談判或對嗆來得更為重要!


(刊於《兩岸犇報》第10期2010年元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