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9日 星期四

【活動訊息】兩岸雙向交流中的衝擊與融合:談建立大陸同胞在台友善環境,取消陸配陸生身分歧視

 

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兩岸關係發展趨勢研討會系列(二)
兩岸雙向交流中的衝擊與融合
──談建立大陸同胞在台友善環境,取消陸配陸生身分歧視──


■ 主辦單位:兩岸和平發展論壇

■ 承辦單位:勞動人權協會、夏潮聯合會

■ 協辦單位:新移民勞動權益促進會、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高雄市新移民社會發展協會、文化大學陸生聯誼會、淡江大學陸生聯誼會、銘傳大學陸生聯誼會(擴大邀請中)……

■ 活動時間:2012年4月8日(星期日)13:00報到,13:30-17:30

■ 活動地點:台大集思會議中心‧蘇格拉底廳(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85號B1)

■ 討論題綱:

1. 從制度面談大陸配偶的身分歧視與台灣的新移民政策

與談人:廖元豪教授(政治大學法律系)

2. 陸生來台就學政策與台灣高等教育的發展

與談人:賴鼎銘校長(世新大學)

3. 請用文明說服我:建立陸生在台友善環境

與談人:

余澤霖(文化大學陸聯會會長)
劉汭鑫(淡江大學陸聯會會長)
夏逸平(輔仁大學陸聯會副會長)
劉啟東(銘傳大學陸生代表)
蔡博藝(淡江大學陸生代表)
李想(台北醫學大學陸生代表)

4. 還我平等公民權:完善陸配的個人與家庭生存權

與談人:

鍾錦明(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理事長)
湛秀英(高雄市新移民社會發展協會理事長)
李麗華(新移民勞動權益促進會秘書長)
鄭小文(陸配代表)


歡迎關心此一議題的朋友踴躍參加!

2012年3月27日 星期二

【活動訊息】第二屆《兩岸犇報》青年徵文比賽

本屆題目為「我的大陸同學」,得獎者將受邀參加暑假期間所舉辦的「創意中國研習營」,暢遊京滬杭三地,走訪大陸文創產業的最新發展,歡迎青年朋友一起來共襄盛舉

主辦單位: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兩岸犇報》、《台聲雜誌》

本活動由兩岸主辦單位同步舉行:
 (1) 本預報名頁面僅提供台灣部分的同學進行報名
 (2) 完成預報名的同學,將接獲本單位活動最新通知(E-mail為主)
 (3) 參賽資格以繳交徵文作品為主,請遵循比賽規定
 (4) 最新活動訊息請參照《兩岸犇報》部落格之公告

徵文題目:「我的大陸同學」
 (大陸參賽同學詳情請洽《台聲雜誌》網站

參賽資格:
 (1) 凡就讀於大專院校、研究所之台籍在學學生(不含在職專班)
 (2) 於參賽時間內繳交符合規格之參賽作品
 (3) 由於本活動獎勵為旅遊行程,患重大疾病需藥物控制者請勿報名

徵文格式:
 (1) 稿件1500~2000字以內,須以電腦打字,採用WORD檔案。
 (2) 以紀實、敘事散文等手法,
  暢述在學習、生活中對大陸(台灣)同學的真實情感。
 (3) 投稿信箱:chaiwanbenpost@gmail.com
 (4) 投稿信件標題應註明 [徵文獎參賽稿件]。
  作品應列作者姓名、年齡、電話、地址、電郵、學校等聯絡資訊
  未註明上述資料者恕不受理

活動時間:
 徵文時間:即日起至6月15日(以電子郵件收件紀錄為憑)
 評選時間:於截稿日起30日內公布評選結果
 研習時間:2011年8月底,共12天行程

給獎辦法:隨「創意中國研習營」暢遊京滬杭三地
 (1) 一、二、三等獎各1名:行程(住宿)、機票全額補助
 (2) 佳作6名:行程(住宿)全額補助、機票補助5000元台幣
 (3) 入選20名:行程(住宿)全額補助、機票自付



注意事項:
 (1) 稿件附作者真實姓名,電話,地址,電郵,學校,系級等,未註明者恕不受理。
 (2) 獎勵不得要求折現或轉讓,若無法參加研習者視同放棄。
 (3) 得獎作品將擇優刊登《兩岸犇報》與《台聲雜誌》平面與網路媒體,不另支稿酬。

活動網址:《兩岸犇報》部落格

2012年3月2日 星期五

不可撼動台灣人的祖國認同──教育部官員該重讀憲法,不要做歷史罪人

2月16日民進黨立院黨團書記長陳亭妃召開記者會,指出有民眾投訴大陸上海台商子弟學校的校歌歌詞出現「不妥」內容:「我出生於台灣島,跟著爸爸媽媽奔上祖國,奔向祖國;上海是我第二故鄉,我愛我的祖國,這莊嚴的誓言不能忘」。民進黨認為這首由台灣新北市秀朗國小前校長張培方作詞的校歌,是給台灣子弟「洗腦」、灌輸「統一」思想,並要求台灣教育部立刻停止每年對該校的二千二百萬經費補助。此消息一出,藍綠兩黨同聲撻伐,國民黨立委陳淑慧也附和民進黨的說法,表示「校歌涉及國家認同問題確實不太妥當」。

引發爭議的歌詞「奔向祖國」,陳亭妃「痛斥」這四個字是「國家認同蕩然無存」,並且要求教育部依「台灣地區教育宗旨」介入處理。記者會後,教育部政務次長林聰明同日指出,「校方已主動表示要研修校歌,以符合台灣教育方向,如果不改,教育部也會凍結所有的補助」。

台獨與民進黨長期視《中華民國憲法》於無物,不認同兩岸同屬一中的事實,亦數典忘祖背叛自己的中國人身分,並以自己「不做中國人」為榮,因此民進黨召開這場記者會並無意外。但是本應遵守《中華民國憲法》的中華民國教育部,以及領導國民革命建立中華民國的中國國民黨,在此事竟也迎合民進黨扭曲的國家認同,隨民進黨胡亂起舞,著實令人無比痛心。

無論是《中華民國憲法》本文或是增修條文,中國的主權沒有分裂,區分為大陸地區與台灣地區,中國是兩岸十三億兩三千百萬中國人的祖國。因此上海台商子弟學校校歌歌詞的「奔向祖國」與「我愛我的祖國」,何錯之有?中華民國教育部掌管青年學子文化精神教育的大業,應該對於李扁二十年毀棄憲法、去中國化的教育政策加快撥亂反正的腳步,重新回歸憲法原則與精神,非但不該停止對該校的補助,更應捍衛中國民族立場,反駁民進黨的胡言亂語。

而民進黨要求教育部依「台灣地區教育宗旨」介入處理,什麼是「台灣地區教育宗旨」?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任何法律規章均不得與憲法牴觸,按《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教育文化,應發展國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國民道德,健全體格,科學及生活智能」,此即「台灣地區教育宗旨」根本的核心價值。教育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要發展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維護中國人的認同與立場。因此,按憲法規定,上海台商子弟學校校歌歌詞根本沒有更動或修改的必要。

此外,如果教育部與藍綠兩黨仍堅持該校校歌必須修改,那麼請一視同仁,台灣地區還有很多學校的校歌,都不符合你們「愛台灣」的唯一嚴格標準,例如:「同學們!努力奮鬥同建大中華」(建中)、「我們是新中國的中堅……把附中精神,照耀祖國的錦繡河山」(師大附中)、「實行三民主義是吾黨的使命,建設中華民國是吾黨的責任」(政大)、「雙手萬能建教合作,新中國的建設必成功」(萬能科大)、「為了三民主義的信仰,為了建國的理想」(中國技術學院)、「同建三民主義新中國,光芒普照太平洋」(明新科大)、「恢宏新中國,完成新使命」(南榮技術學院)……等。

以上所列舉的校歌歌詞只是冰山一角,中華民國教育部實應秉持《中華民國憲法》原則以及中華民族精神,將教育政策拉回正確的軌道,不該重走扁政府「正名」的一邊一國老路,當然更不應隨著藍綠兩黨政客的口水而左右搖擺。

日據時期,在日本的高壓殖民統治下,都壓制不了台胞對祖國的認同和嚮往,真到1936年還發生林獻堂的「祖國事件」。所以,我們正告藍綠兩黨立委,即使台獨成功,也阻擋不了台胞對祖國的認同和嚮往,何況今天台灣人的祖國已遠非昔日可比,一切阻礙台胞對祖國認同和嚮往的反動勢力,最後必為歷史的巨輪碾碎的垃圾。馬政府的教育部請眼睛放亮一點。

2012年3月1日 星期四

「九二共識」勝利了,然後呢?


2012年年初的大選,由於投票前夕張榮發、王雪紅幾位企業家表態支持「九二共識」,使得選舉主軸搖身一變成為「九二共識」的認同之爭,江丙坤甚至將雙英對決定調為「九二共識」公投之戰。

馬英九以八十萬票的領先幅度擊敗蔡英文,連任成功。有些輿論指出,這場選舉並非是馬英九或國民黨的勝利,其實是「九二共識」的勝利,或是馬英九兩岸政策的勝利。兩岸諸多學者與媒體,也將馬英九的成功連任,歸諸於「九二共識」贏得多數的台灣民心。

選後這種大讚「九二共識」勝利的態度,很容易將主政者沖昏頭,反而忽略了兩岸關係正確發展的方向,致使誤判情況,相當危險。

「九二共識」的「脫中化」

馬英九一向將「九二共識」定義為「一中各表」,但如何各表?表的又是什麼?馬英九其實從未交代清楚。事實上,馬英九執政以來,提到「九二共識」的次數,遠超過於「一中各表」。為了迎合台灣的民意,馬政府不敢談「一中」,因此以「九二共識」的名詞來加以包裝。

「九二共識」包裝久了,人們反而忘記了「九二共識」的實質內涵,「九二共識」只是極度務實的馬英九與台灣民眾,要求大陸向台灣「讓利」的有用工具。儘管馬英九屢次宣示要服膺憲法原則,但他在施政作法上,卻是不斷將中華民國「去中國化」,例如馬在去(2011)年辯論會上脫口而出「台灣也是我們的國家」。又或是馬政府只開放民間經貿、文化往來,卻仍然強化「台灣民主、大陸不民主」在台灣民眾心中的想像,例如馬在開春之際,便說出「大陸砍人頭、台灣數人頭」的驚人言論。

當中華民國不斷被「去中國化」,「九二共識」的「一中各表」在台灣便會逐漸地走向「一中亂表」或「一中隨意表」。諸如民進黨蔡英文以「台灣共識」來吃「九二共識」的豆腐,或是陳芳明所稱「『一中各表』是台灣的底線」,卻又對之加上前提「台灣選民所承認的九二共識,絕不是北京片面堅持的一個中國」、「北京不能忽視台灣民意的力量,也不能蔑視台灣大選的尊嚴」,這些都是挾「一中各表」為旗號,行去中國化「獨台」論的大合流。

輿論認為2012年大選是「九二共識」的勝利,但「九二共識」不該只是要求大陸讓利的「工具」。(網路圖片)

「一中」才是「九二共識」核心價值

事實上,大陸方面從未公開承認「一中各表」,但也從未否認過,因為「九二共識」真正的核心價值是「一個中國」原則,在「一中原則」大框架之下,「各表」只是一個小問題,當然不成為大陸與台灣交流的障礙。問題是,台灣方面不斷虛化「九二共識」的「一中」內涵,將九二共識「脫中化」,在此情形之下,中華民國將會持續地「台灣化」,戴著中華民國的帽子,行「兩個中國」或「一邊一國」之實。而且藍綠兩黨的兩岸政策逐漸趨同,「九二共識」終將淪為兩黨向大陸「要糖果」的唯利是圖政策,掏空兩岸「一中」的基礎,致使「兩岸關係」最終搖身一變成為「兩國關係」。我們實在不能不正視九二共識「去中化」所將造成的嚴重後果。

大陸方面從未說過「一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是大陸對台釋出最大的善意,因為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以「一中」為實質核心價值的「九二共識」,不只是兩岸同是一家人的共識,更是大陸惠台政策的基礎。

面對未來局勢的挑戰,馬英九不能再將「九二共識」僅視為向大陸要求好處的工具,必須慎防「九二共識」被異化,更要明確「九二共識」的「兩岸一中」實質內涵,在國家認同與身分認同上正本清源、求同存異,進而聚同化異,讓「九二共識」成為兩岸共同家園的「兩岸共識」。




延伸閱讀:〈承認「九二共識」才有良好的兩岸互動〉(《兩岸犇報》第36期社論,2012年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