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8日 星期二

香港保釣人士登島始末與省思


一、登島始末

為反制日本議員原計劃於819日的登陸釣魚台行動,兩岸四地保釣人士決定聯手登船出海保衛釣魚台領土主權,預計於814日在彭佳嶼海域會合。由香港保釣行動委員會主席陳妙德領隊,包括曾建成(綽號「阿牛」,前香港區議員)、古思堯(社會活動者)、盧松昌(專科教師)、方曉松(大陸代表)、伍錫堯(工會理事長,澳門代表)等十四位成員(八名保釣人士、四名船員與二名記者),搭乘大陸鐵殼船改裝的「啟豐二號」在812日中午由尖沙咀出發。香港保釣船在出海之前,曾經受到香港水警登船干擾。

在出海消息曝光之後,台灣中華保釣協會所租借的「全家福」號,船長受到海巡署等單位打壓,要求不得出借船隻。在官方的壓力下,台灣保釣人士最終不得不取消出海的計畫,全家福號船長游明川向記者抱怨:「政府都說釣魚台是我們的,為何不能去?」(《聯合報》,2012-08-14

啟豐二號在814日上午開往台中港進行補給,但台灣方面禁止該船靠岸,只能在海上透過海巡船提供糧食與飲用水。據啟豐二號船上人員回憶,台灣海巡隊員對他們說:「加油呀,注意天氣,很支持你們今次的行動,有任何要求就提出……入港口就不方便,也不要靠岸行駛。」(香港《明報》,2012-08-19

啟豐二號船上插有五星國旗,以及代表台灣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香港紫荊花旗與澳門蓮花旗。815日啟豐二號到達釣魚台列嶼海域,遭到日本船艦撞擊船頭,以及高壓水砲攻擊。突破日本船艦的封鎖之後,啟豐二號衝向釣魚台導致擱淺,當日下午430分左右,至少七名保釣人士帶著五星旗與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成功登島,高唱愛國歌曲,並透過衛星電話與陸上保釣成員通話。在保釣人士登島之前,島上已有大約四十名日本防衛人員,日本沖繩縣警方以違反《移民法》、非法入境為由,逮捕保釣人士。

保釣人士遭日方逮捕之後,大陸外交部第一時間緊急聯絡日方提出交涉,同時向日方表達嚴重關切,要求日方不能有任何危及中方人員、財產安全的作法,並要求日方立刻放人放船。大陸駐日大使館工作組當天即前往探視被捕的保釣人士,協助處理後續事宜;香港入境處也派員前往日本協助香港船員。816日,大陸外交部副部長張志軍致電日本外務省常務副外長佐佐江賢一郎,再次就日本非法抓扣中國公民及船隻提出嚴正交涉和抗議,敦促日方立即無條件放人放船,要求日方確保中方人員的人身安全、尊嚴和基本權利。香港方面,特區首長梁振英815日晚間召見日本駐香港總領事隈丸優次,指出特區政府對事件極度關注,他透過總領事向日本政府傳遞特區政府的三大訊息:(一)我們重申釣魚台和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香港居民多年來對這些島嶼有強烈感情。我們不希望見到日本政府作出任何被香港居民視為挑釁性的行為;(二)我們要求日本政府不能有任何危及香港居民和其他中國公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的做法;(三)我們促請日本政府盡快釋放所有香港居民和其他中國公民。澳門方面,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將全力支持外交部,要求日方不能有任何危及中方人員、財產安全的作法。

台灣方面,外交部在815日晚間發出新聞稿,表示:「我國認為日方在釣魚台列嶼逮捕香港保釣人士,實無助於區域和平與安全」,並希望日方放人。16日外交部政務次長董國猷約見日本駐台代表樽井澄夫,就近日釣魚台爭議,重申中華民國擁有釣魚台主權等立場。

在各方壓力之下,日本政府決定不將十四名保釣人士移送檢察機關,而將他們送往入國管理局「強制遣返」。被日本逮捕的七名保釣人士,於817日晚間750分左右搭機返抵香港,大批香港民眾至機場熱烈迎接;另外七名保釣人士,則是駕駛啟豐二號於822日下午2時左右返抵香港尖沙咀碼頭,現場約百餘名民眾揮舞五星旗與青天白日滿地紅旗迎接保釣人士歸來。

二、各方反應

大陸駐日大使程永華819日致電日本外務省事務次官佐佐江賢一郎,對日本人登島表示強烈抗議,並重申釣魚島是中國固有領土,要求日方停止損害中國領土主權的行徑,維護中日關係大局。佐佐江賢一郎則是拒絕接受抗議,甚至要求中國政府禁止人民登島。

台灣外交部817日發布新聞稿,首次以「被日本竊佔的我國國土」來陳述釣魚台列嶼。外交部於19日下午再次發布新聞稿,指出釣魚台列嶼為中華民國領土,台灣附屬島嶼;日本在1895年竊占釣魚台列嶼,是歷史事實,不容否認。外交部解釋,政府指控當年日本明知釣魚台列嶼為中國領土卻祕密侵占為「竊占」,乃是有憑有據,因為「竊占」就是「祕密侵占」,此一行為違反國際法,應自始無效。外交部也指出,日本朝野人士近來針對釣魚台列嶼採取「小島命名」、「私島購買」及「國有化」等諸多行為,正是引起東海情勢緊張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行政院長陳冲在815日表示,釣魚台問題長久以來大家都了解,從所有文獻、歷史資料、日本官方的資料都可以看出,釣魚台在國際法上屬於台灣的屬島、毋庸置疑。此外,台灣外交部也將舉辦釣魚台徵文比賽,題目有二:「解決釣魚台列嶼主權爭議之我見」與「我對釣魚台列嶼主權爭議之看法」。821日馬英九接受日本NHK專訪,他呼籲相關各國都應該自制,應以和平為重,設法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他也重申台灣擁有釣魚台主權,「台灣不會聯合中國大陸對抗日本」。

民進黨籍宜蘭縣長林聰賢814日表示,「翻開歷史,自古釣魚台就是中國領土」;國有財產局如果願意把釣魚台撥給宜蘭縣政府,他要帶國旗、縣旗上釣魚台掛門牌,而且會邀總統馬英九一起去,這才是宣示主權最具體行動。817日宜蘭縣議會藍綠議員共同做出決議,將組團登島宣示主權。針對林聰賢的呼籲,民進黨表示將與他溝通釣魚台問題。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則批評馬政府派公務船保護五星旗,對五星旗登上台灣的釣魚台,沒有任何有效的動作與表態,漁民對漁權的保護也沒有信心。民進黨在815日提出「一個重申與五個基本主張」:和平外交解決、避免衝突擴大、台日外交優先、兩岸不應合作、馬政府言行必須一致,同時不能協助保釣人士製造衝突,而外交部應把心思放在危機預防。民進黨籍前立委郭正亮則表示,民進黨不能因為支持美日安保條約,就在護漁立場上軟弱,他說:「保釣不是統派的專利,台灣派也要有自己的保釣訴求」。獨派方面,台大法律系教授姜皇池817日投書《蘋果日報》,反對海巡署以「人道考量」提供啟豐二號「愛中國人士」相關補給;同日《自由時報》更有台灣安保協會祕書長陳國雄投書,完全站在美、日立場指出:「這是中國人在操弄台灣與中國聯手抗日的印象,意在離間台灣與日本,腐蝕美、日同盟對台灣的安全保護網。

日本方面,野田政府對登島保釣人士「強制遣返」的作法,引發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強烈不滿。817日,石原慎太郎猛烈批評野田首相的「弱腰(軟弱)外交」,「怎麼能夠輕易的就將這批人給放走了?」此外,據日本媒體19日報導,日本政府目前已經決定將在10月更換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73歲),後任為外務省負責經濟的外務審議官西宮伸一(60歲)。丹羽宇一郎曾在6月公開表示反對石原慎太郎「購買釣魚島」的計劃,他警告這一舉動將會給中日關係帶來重大危機。丹羽此番言論在日本國內引起強烈反對,丹羽隨後表示收回發言。除了日本內部右翼勢力抬頭之外,美國也刻意在此時機挑起爭端。美國海軍陸戰隊與日本自衛隊自821日開始進行為期三十七天的島嶼作戰演習,假設中國軍隊入侵釣魚島、美日如何聯合奪回。在中日釣魚台緊張加劇之際,這樣的演習被視為火上加油。

另一方面,818日晚間,包括八名國會議員在內的一百五十名日本人分乘二十艘船駛向釣魚台,聲稱此舉目的是為太平洋戰爭末期避難船遇難事件舉行祭拜活動。19日上午,抵達釣魚台海域的日本船隊中有十人下海游泳陸續登上釣魚台,其中包括茨城縣取手市議員小島吉浩、東京都荒川區議員小阪英二等五名地方議員。他們登島後揮舞日本國旗,約兩小時後游回船上。對於日本議員登島舉動,大陸外交部發言人秦剛19日譴責:「日本右翼分子的非法行徑侵犯了中國領土主權。外交部負責人已向日本駐華大使提出嚴正交涉,表示強烈抗議,敦促日方停止損害中國領土主權的行動。日方應切實處理好當前問題,避免嚴重干擾中日關係大局。」大陸國家海洋局也將加強釣魚台與黃岩島等海疆的動態監管。台灣外交部19日則以新聞稿方式回應:「中華民國政府對日本超黨派國會議員及地方議員前往釣魚台海域的行為表達抗議,並嚴重關切區域緊張情勢正在升高,盼日本政府立即採取行動制止。」外交部表示,「中華民國政府再次呼籲日方理性克制,不要以片面作為影響中華民國對釣魚台列嶼的主權,也避免影響東海穩定和平情勢及台日友好關係。」日本右翼議員的登島行動,也引發大陸民眾的反日情緒,19日大陸各地爆發反日示威遊行,包括深圳、廣州、杭州、濟南、成都、長沙、南寧、長春、瀋陽、太原、青島都有大批民眾上街,他們燒日本國旗、舉起各種抗議布條,高喊口號遊行。

三、釣運精神的實踐與開展

這次香港保釣人士成功登島,在兩岸三地引發複雜的輿論效應。香港與大陸都有不少民眾透過肯定這次「民間保釣」的成功,將矛頭指將中共中央與解放軍,認為他們保釣不力。台灣除了仍有民眾認為釣魚台是日本領土之外,更多民眾卻是在意保釣人士在島上揮舞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如何被大陸媒體修除,反而忽略了美日在釣魚台問題的野心。更有甚者,許多台灣民眾一方面支持台灣被納入美日安保同盟的範圍內,另一方面卻極力反對兩岸聯手保釣,主張「釣魚台不是中國領土」,應該由台灣單方面進行保釣的「保釣單幹論」。相關輿論呈現相當詭譎的氣氛,一方面肯定保釣,另一方面卻不針對美國與日本,而是透過肯定保釣來分化兩岸三地的中國人,其中有「民間」與「國家」的挑撥,也有「台灣」與「大陸」的離間。

40年來保釣運動有認識的人可以發現,40年前海內外中國人風起雲湧的保釣運動,基本上是一場大規模的群眾運動,參與的學生認識到美國與日本對中國與東亞秩序的干預與破壞;也認識到在兩岸分斷的情勢之下,台灣的蔣政權為求美日支持,對釣魚台問題展現軟弱無力,因而保釣運動迅速轉變成為社會主義運動,以及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統一運動,也爆發了左右統獨論戰。簡言之,釣魚台問題凸顯出百餘年來美國等霸權勢力對中國及其周邊範圍的侵略與干涉,同時也表現了美國與日本在東亞的軍事擴張,以及兩國政權恣意決定領土歸屬問題。因此,與1919年的五四運動類似,保釣運動是做為進步的、反帝左翼愛國民族主義運動而起,1970年代的保釣運動與統一運動,已經站在相當的高度上,對美、日、蔣政權提出總體性的批判。由於歷史與政治因素的交相作用,近代中國出現的進步反帝民族主義,也以團結內部做為重要內涵,同樣表現在保釣運動之中。

令人遺憾的是,上述釣運的精神與傳統在今天出現了斷裂,而保釣運動的群眾運動路線,也被少數人單純保衛領土主權的登島行動所取代。在此形勢之下,兩岸中國人民只能以簡單的領土主權層次來理解釣魚台問題,很容易發展出不健康的右翼民族主義情緒,恰好踏入美日透過釣魚台問題來掣肘中國問題、分化兩岸人民的低級陷阱。

在內外複雜的情勢之下,由民間人士進行保釣行動,保持釣魚台列嶼領土主權爭議是有必要的,也值得肯定。但是在另一方面,我們必須重拾保釣運動的精神,清楚認識釣魚台問題的本質,才會有堅定的實踐。保衛釣魚台運動,不單單只是捍衛領土主權,更是反對美日單方面干預領土問題,反對美日在東亞的安保軍事同盟(以及美國在日本與韓國的大規模駐軍基地),同時藉此克服兩岸的分斷體制,團結兩岸中國人民,而不是透過保釣來分化兩岸中國人的情感。

目前釣魚台的高度爭議,最佳解決途徑就是日本撤出釣魚台,並且實現共同開發資源與共同保育生態。但是要求日本撤出釣魚台,並且實現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前提,顯然不是中國一廂情願就可以辦到的,而是同時取決於美國等霸權勢力如何調動釣魚台這個棋子的動向。對此,更加證明保釣運動不能只是簡單的保衛領土主權,更應該朝向涵納進步價值、聯合東亞民眾的進步運動發展。

2012年9月17日 星期一

奧運精神掩無法飾西方對中國的歧視


為期兩週的體育盛事──2012年倫敦奧運──8月12日晚間伴隨著璀燦的煙火而劃下句點。一向自豪於「體育歸體育,政治歸政治」的「先進」立場的台灣民眾,顯然不只聚焦於場內運動員的揮汗競技。賽前,倫敦街頭的「撤旗風波」,早已挑動新一波「愛台灣」的高潮,不只有女網友寬衣解帶以表達「抗議」,也有大學生帶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在倫敦街頭以電音三太子的扮相與舞步,與當地台灣留學生高喊「我們是台灣,不要叫我們中華台北」。奧運開幕之後,許多台灣媒體與民眾,又大加讚揚倫敦奧運的華麗與「人文精神」,進而將2008年北京奧運重新搬出來加以撻伐。這種凡事歸咎於「中共打壓」的僵固戲碼,以及「外國月亮比較圓」的心態,難道還是「體育歸體育,政治歸政治」嗎?

事實上,倫敦奧運會已經被許多外國媒體評價為近來最糟糕的一屆。開幕之前,美國與澳洲等代表團被英國司機帶錯路,「迷航」將近4小時;開幕式上,日本代表團被直接引導出體育場,使得日本代表團未能參加點火儀式;北朝鮮對哥倫比亞的女足小組賽,大會螢幕竟顯示南韓國旗;其中一場記者會,主辦單位將同步翻譯標誌的Chinese錯標為「日本語」,而將Japanese錯標文「中文」。這些只是倫敦奧運「烏龍」事件的冰山一角,大會期間各國運動員與記者的抱怨,不難看出倫敦主辦方對這場盛事的大意與輕忽。

除此之外,兩個星期的比賽期間,也可以看出主辦方,甚至是整個西方世界對中國的歧視與敵意。遠赴倫敦採訪的央視記者就爆料,會場工作間的飲水機竟然被貼上中文告示(沒有其他語言):「每人只允許喝一杯」。大陸16歲小將葉詩文,在女子400公尺混合式游泳比賽中,刷新世界紀錄並獲得金牌,卻引來西方媒體(包含著名的《Nature》雜誌)質疑她使用禁藥;在國際奧委會與國際游泳總會出面澄清後,仍然堵不住西方的質疑聲浪。大陸選手孫楊與韓國選手朴泰桓在男子200公尺自由式游泳比賽並列第二名,主辦方卻一改旗幟並列的規定,將中國國旗懸掛於韓國國旗下方。女子自行車團體競速決賽,中國隊以32秒169的成績獲得第一名,大會卻在頒獎前夕以「犯規」為由,將中國隊改判為第二名;經中國隊多次申訴,大會仍不願公布「犯規」依據。讓人印象最深的是,在沒有違反規定的情形下,中國、韓國與印尼等四組女雙羽球選手,為了保留實力而採取「不求勝」的戰略,卻被以「消極比賽」的罪名而取消資格。

羽球事件之後,西方媒體將矛頭全部指向中國。BBC批判中國雖然在羽球項目獲得五面金牌,卻難掩「假球醜聞」;德國之聲網站也刊出文章,批評中國體育的發展模式為「舉國體制」,並指責中國是「全民讓球」。西方媒體將「中國威脅論」的歪風引進體壇,企圖以輿論抹黑中國在賽場上的佳績。西方種種對中國的歧視,都顯露了其背後「輸不起」的心態。南非選手范德伯格坦誠在100公尺蛙式決賽「違規」摘金,大會卻決議不追回其金牌。英國選手戴利在男子10公尺跳水決賽第一跳表現不佳,他以受到閃光燈干擾為由向裁判申訴,戴利竟然破天荒獲得「重跳」機會,並且摘下銅牌。以上幾個事例,都說明了西方世界對待中國的雙重標準。

奧運會的比賽是以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為基本單位,在公平的競爭下,各國求得好表現與摘金目標都是相當正常的。奧運五環旗象徵世界五大洲人民的和平與團結,但西方世界似乎離真正的「奧運精神」還有一段距離。西方的朋友們,你們是否也能真心地為中國人民的傑出表現而鼓掌喝采呢?

倫敦奧運烏龍事件(新華網)

2012年9月13日 星期四

奧運政治學


四年一度的奧運會於727日在倫敦盛大開幕,各國運動員揮灑汗水帶來精彩競技之餘,台灣觀眾顯然不只聚焦在運動場內。為迎接奧運,倫敦攝政街頭高掛了各參賽隊伍的旗幟,主辦單位原來在比卡迪里圓環旁懸掛了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後來撤下改掛中華台北奧會旗,此事引發了台灣民眾與留學生高度的關注與不滿。

倫敦街頭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改掛中華台北奧會旗之後,引發又一波的「愛台灣」高潮。(網路圖片)

「愛台灣」又一高潮

撤旗事件發生之後,再度點燃「愛台灣」的高潮。有女網友自拍照片,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遮住下半身;也有台灣學生以電音三太子的扮相,帶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到攝政街表演。此後,又有英國的台灣青商組織與留學生發起「快閃舉國旗」活動,在中華台北奧會旗底下高舉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唱國旗歌,高喊「我們是台灣,不要叫我們中華台北」。台灣網友在網路上同樣以「行動」聲援撤旗風波,有人製作了一張臉書封面圖片,將地圖的台灣以紅框圈起,以英文標注Taiwan,並配上青天白日滿地紅旗,與「他她支持台灣」等標語;也有人將英國BBC奧運官網上的中華台北隊介紹截圖,讚揚BBC仍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取代中華台北奧會旗。

「體育歸體育,政治歸政治」是撤旗風波之後,台灣民眾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如同2010年的東京演展事件,當時台灣社會則是以「藝術歸藝術,政治歸政治」來表達不滿。台灣社會自認為將政治與體育、藝術分開是先進的立場,但真正無法將政治與體育、藝術分開來看的反而是台灣社會。無論是東京演展,或是倫敦奧運,台灣人最在意的就是「國家」與「主權」的尊嚴。就以這次撤旗風波為例,馬英九透過發言人表示:「任何政治力量都不應該干涉倫敦奧運期間民間團體的合法運作,『撤旗』一事不僅傷害台灣民眾的感情,更讓台灣民眾感到失望與憤怒,是一件因小失大的不智行為」,馬英九並「積極鼓勵我國僑民以適當方式展示國旗」;駐美代表袁健生也表示,撤旗事件是「部分人將意識形態看得太重」,是「不聰明的作法」。

馬英九與袁健生兩人的講話,雖然刻意展現「體育」與「政治」二分的「先進」立場,卻在在顯示台灣將政治看得比體育還重。事實上,政治本來就無法與其他任何領域切斷關係,撤旗事件只是反映出近年來兩岸和平發展趨勢之下,台灣人抗拒統一、抗拒中國人身分的無限焦慮,也是長年以來深植台灣民心的壁壘意識的表現。

政治與體育無法分割

對掌握政治利益、壟斷意識形態話語權的政客來說,撤旗事件無疑又是一次累積政治資本的大好機會。連從來不正眼看青天白日滿地紅旗與中華民國的民進黨,也由主席蘇貞昌跳出來「堅決捍衛國旗出現在公開場合的權利,以維護中華民國的尊嚴」,主導一齣名為愛國、實為反中的政壇口水鬧劇。

台灣社會過去由於種種歷史與政治因素,多數人一向對中華民國與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不具好感。2008年主張兩岸和平發展的馬英九執政之後,中華民國與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在台灣社會的市場再度大開,尤其是展現在80後與90後的台灣青年。但這種「愛國」熱潮,並不代表中國認同上升,反而是下降到冰點。「愛國」其實就是「愛台灣」,在多數台灣人的眼中,「中華民國」早已等於「台灣」,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早已等於「台灣國旗」。當然,「中華台北隊」也被認為是「台灣國家代表隊」。這一切的「愛國」符號與象徵,折射出的是台灣社會長期以來(甚至愈演愈烈)的反共與反中情緒,撤旗風波不過只是如此反中與親西方主流意識的產物之一。對多數的台灣人來說,「中華民國」區隔了自己與「中國」的不同,青天白日滿地紅旗證明了自己不在五星旗的飄揚轄下;對倫敦撤旗的不滿,反映的則是憤怒於「中國打壓」的僵固敘事。

奧運會以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為基本單位,更說明了政治與體育的不可分割。台灣高舉著國家與主權尊嚴的大旗,指責「中國打壓」,卻又包裝著「體育歸體育,政治歸政治」的外衣,其實不過是掩飾了台灣上下不願面對自身真實民族身分的抵抗,也是冷戰壁壘意識的極端化,扈從於西方大國、強抱幻影而不願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