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9日 星期四

保衛釣魚台就是反對帝國主義!


今年4月石原慎太郎突發奇想,上演「購買釣魚台」鬧劇以後,東亞似乎又因釣魚台爭議陷入緊張的局勢。7月初,日本首相野田佳彥竟也附和石原慎太郎,對記者表示:「日本政府正考慮購入與中國有主權爭議的釣魚台(日稱尖閣諸島)」。近日東京都政府又印製6,000張「購島」海報,鼓吹日本市民支持日本政府的「購島」主張。

針對日本右翼政客上演一連串無理購島、爭島、搶島的鬧劇,日本老大哥美國終於在79日講話。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努蘭(Victoria Nuland)表示:「釣魚台列嶼是《美日安保條約》第5條的適用範圍,因為1972年美國將沖繩(琉球)的管轄權歸還日本以來,釣魚台列嶼就在日本政府的管轄之下。」並稱:「有關釣魚台列嶼主權問題,美國不採取特定的立場,期待當事者之間以和平的手段解決」(中央社,2012-07-10)。

美日安保不適用釣魚台列嶼

事實上,美國政府主張釣魚台列嶼適用《美日安保條約》,卻又主張釣魚台列嶼主權由當事者之間和平解決,類似的雙面手法屢屢可見。例如20043月,美國總統布希執政時期,國務院副發言人艾瑞里在記者會上明確表示以下三點:自1972年歸還沖繩施政權之後,釣魚台就處於日本的行政權之下;《美日安保條約》第5條規定,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日本行政下的領域;因此,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台。又如2009226日,當時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宣稱,釣魚台是日本「固有領土」,將與美國協商把釣魚台問題納入《美日安保條約》框架內。美國政府於隔日回應麻生的說法,表示對於釣魚台的最後主權歸屬,美方不持立場;不過,釣魚台一直在日本政府的行政管轄之下,適用於《美日安保條約》。至於《美日安保條約》是否適用於釣魚台,這位美國官員稱,釣魚台與琉球列島一起在1972年「交給」日本之後,就一直處於日本政府的「行政管轄」之下,根據1960年簽署的《美日安保條約》第5條規定,該條約適用於「日本政府行政管轄的所有地區」。

長期以來,美日不斷唱雙簧,暗通款曲,炮製釣魚台主權「爭議」。請不要忘記,屬於我國領土的釣魚台列嶼是如何被日本「實質佔領」的?就是1969年美日發表聯合公報,宣稱美國將於19725月將琉球群島連同釣魚台列嶼「交還」日本;1970年美國駐日大使館發言人則稱,美國是將琉球與釣魚台的「行政權」交給日本,而非「主權」。簡言之,我國領土釣魚台列嶼,就是美國雙手奉送給日本,又在事後表示交還的不是「主權」而是「行政權」,製造了遺留至今的釣魚台「爭議」。此後日本政府便認定釣魚台列嶼適用美日兩國於195198日在美國舊金山簽字、1960年再度修訂確認的《日本國與美國之間的安全保障條約》(即《美日安保條約》)。

問題在於,就算日本政府不斷宣稱釣魚台列嶼適用《美日安保條約》,並屢次獲得美國政府的附和與肯定,但兩造的主張在國際法上卻是站不住腳的。美日兩國宣稱釣魚台列嶼適用《美日安保條約》,主要是依據該約第一條:「在《和平條約》生效的同時,經日本國許可、美國接受,美國的陸、海、空軍有在日本國內及其領海駐紮的權利,因這些軍隊有助於維持遠東國際和平與安全。並且,當外部武力攻擊危及日本國的安全以及鎮壓由一或二個外國干涉、煽動而引起在日本國的大規模內亂及騷擾時,日本國政府有理由明確請求美國駐軍之援助」,以及第五條:「各締約國宣示在日本國施政的領域下,如果任何一方受到武力攻擊,依照本國憲法的規定和手續,採取行動對付共同的危險。」根據釣魚台問題專家鄭海麟教授的研究,《美日安保條約》是附屬在1951年簽署的《舊金山和約》之下,並與該條約同時生效的。但《舊金山和約》並無明文規定釣魚台列嶼是屬於日本領土;而1952年日本政府針對《舊金山和約》提出的「解說」中,同樣表明《舊金山和約》規定交由美軍託管的範圍,不包含釣魚台列嶼。既然《舊金山和約》並無涉及釣魚台列嶼,因此《美日安保條約》便不適用於釣魚台列嶼(詳見:鄭海麟,《〈美日安保條約〉適用於釣魚台群島嗎?》,《海峽評論》第220期,20094月號)。

美日兩國無理炮製釣魚台主權「爭議」,又無理將釣魚台列嶼劃入《美日安保條約》範圍,顯見美日兩國的作為不僅僅是領土主權層次的問題,而是涉及美國在遠東地區的戰略利益,以及美日兩國延續冷戰對立、圍堵紅色中國的戰略目標,台灣正好做為美日兩國重要的戰略棋子。因此釣魚台問題絕不能等閒視之。

保衛釣魚台就是反對帝國主義

誕生於冷戰期間的《美日安保條約》,其首要目的就是防堵蘇聯以及共產主義。冷戰結束之後,美國為維護其在遠東戰略利益,於1995年發表《美國對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安全保障戰略》,鞏固「美日安保體制」,持續在東亞駐紮十萬大軍;1996年美日兩國領導人又發表《美日安全保障聯合宣言》,被稱為「新美日安保體制」或是「九六安保」;1997年日本修訂公布《日美防衛合作新指南》,涵蓋「周邊事態有事」的軍事介入,將「美日安保體制」從自衛功能上升到區域防衛,使「美日安保體制」轉變成為東亞地區的軍事同盟(詳見:曾健民,《台灣「日本情結」的歷史諸相》,《思想》第14期,20101月號)。另一方面,日本在2006年修訂於1999年制定的《周邊事態法》,甚至公然將「台灣有事」納入日本《周邊事態法》以及「有事法制」的適用範圍。

美日兩國聯手組成的「美日安保體制」,以及分別以國內法形式公然干涉他國內政的《與台灣關係法》(美國)與《周邊事態法》(日本),都是帝國主義勢力染指中國問題、加深兩岸分斷的明確事證。例如美國前副國務卿阿米塔吉、前亞太副助卿薛福瑞所成立的智庫「2049計畫研究所」,近日發布報告強調:「台灣問題是美國的核心利益,因此美國應該維持能力,抵抗任何訴諸武力或其他形式的威脅,避免危害台灣人民安全或台灣社會、經濟制度」(《旺報》,2012-07-12)。這份報告完全顯露美國對台灣的「別有用心」,美國防衛台灣並非「愛台灣」,而是因為將台灣視為「美國的核心利益」。事實上,1950年韓戰爆發之後,美國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片面宣布「海峽中立化」,表示美國介入中國內戰,並積極扶植在台灣的國民黨政府,將台灣打造為以美國為首圍堵紅色中國陣營的馬前卒。

台灣的政權(無論解嚴前後或是藍綠兩黨)長期在美國與日本的奶水下長大,自甘為美日在東亞的「反中」與「反共」先鋒,使台灣在軍事、政治、經濟等方面成為美日的附庸,導致台灣社會在文化、思想與精神方面也被形塑為「親美」、「親日」與「反中」、「反共」的僵化意識形態。李登輝在1988年接任總統之後,為維護本土資產階級政權的利益,將原來台灣的「反共」、「反中」意識再注入「本土」、「台灣主體」等新要素。但這些由政客打造的「台灣本土主體意識」並非抵抗外國霸權勢力,而僅僅是要對抗中國大陸的「反中意識」。為維護統治利益,台灣的統治者不斷告訴民眾美國是台灣在軍事、政治與經濟上的堅定盟友,並深怕日本對台灣政府的「親中」疑慮,擔憂台灣不被劃進美日軍事同盟的範圍之內。簡言之,在美日面前,台灣「本土」、「主體」與「主權」都是可以隨意拋棄的。

在此情形之下,台灣社會所瀰漫的「親美」、「親日」與「反中」氛圍,不斷將台灣推向帝國主義的懷抱與扈從,完全無法抗拒帝國主義勢力欲藉台灣重新掌控東亞的野心。台灣民眾深怕美國不賣武器給我們,也將美日安保體制視為台灣的保障,與美日共同劍指中國大陸。關於釣魚台主權「爭議」,台灣民眾也出現「釣魚台到底是哪一國」的「疑問」,甚至將釣魚台「爭議」視為「日、中、台」的「三國糾紛」。在思想意識上就先自我放棄釣魚台主權,完全踏入美日聯手設下的陷阱,也就是透過釣魚台「爭議」的操作,持續綁架台灣,挑釁、對抗、圍堵中國大陸,維護美國與日本在東亞戰略的最大利益。

在政客的誤導、操弄與洗腦之下,台灣民眾對釣魚台問題失去判斷能力,只能隨政客與帝國主義勢力起舞。今年6月李登輝在中央大學演講,再度表示釣魚台是日本的,台下竟無一位台灣學生起身反駁。713日李登輝參加群策會活動,更表示:「說釣魚台是台灣的,是『莫名其妙』與『幼稚』」。台聯祕書長林志嘉在接受記者訪問時則呼應李登輝說法,表示「釣魚台本來就是日本的領土」。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劉世忠甚至認為,馬政府不該讓日本認為「在釣魚台議題上,台灣是跟中華人民共和國站在一起」,也不該讓釣魚台問題「傷害到台灣跟日本之間的關係」。另一方面,曾經將「保釣」視為學術志業的馬英九,卻在76日透過外交部長楊進添表示:「兩岸不聯手處理釣魚台問題」,712日又透過陸委會放話:「釣魚台列嶼及南海問題是國際議題,若定位成兩岸議題,顯得太狹隘」。

上述的例證在在表示,台灣的統治者也將釣魚台做為維護自身統治利益的棋子,並沒有對世代依靠釣魚台海域漁場維生的台灣漁民痌瘝在抱,而將釣魚台領土主權用以換取美日的「安全保障」,自願成為反中與反共的急先鋒。

釣魚台列嶼的「爭議」,所突顯出的不僅僅是領土主權層次的問題,更折射出長期籠罩在台海上空的「冷戰.內戰」陰霾。40年前海內外風起雲湧的保衛釣魚台運動,迅速從愛國民族主義運動,轉變成為社會主義運動與中國統一運動,甚至具有國際主義的色彩。遺憾的是,40年之後,台灣人民竟然無感於釣魚台問題,甚至有人反對保釣、主張「棄釣」,或是一手反對兩岸聯合保釣、另一手大加歡迎台灣被納入美日安保軍事同盟之內。美國長年插手東亞事務,只讓日、韓、台的統治者沾取利益,社會人民卻是最大的受害者。以台灣為例,只要在美國默許下,日本持續「實質佔領」釣魚台列嶼,台灣漁民就沒有安心出海維生的一天。另外在美軍駐紮的琉球(沖繩),社會上長年遭受美國的負面騷擾。扈從於美國的日本,與美國不斷在釣魚台與兩岸之間挑起紛爭,其背後反映的就是帝國主義勢力干預他國內政,以及其壟斷地區利益、製造極端對峙的企圖與野心。

保衛釣魚台,不只是捍衛我國領土主權,更是與東亞其他地區人民的聯合鬥爭,將帝國主義深根在東亞的勢力全面拔除與清理!保衛釣魚台!反對帝國主義!

2012年8月8日 星期三

和平形象之外的達賴喇嘛:德國媒體揭露達賴與美國中情局合作關係


達賴喇嘛在西方的形象無外乎和平、自由與人權,他在西方世界享有極高的聲譽。德國公立電視一台「全景」(Panorama)節目與《南德意志報》合作,於67日晚間推出約七分鐘的節目《達賴喇嘛與美國中央情報局》(Der Dalai Lama und die CIA)(影片可線上收看),內容顛覆並質疑達賴喇嘛的和平形象。苦心經營的和平主義者,當光環消失,歷史注定會還原一個真實的達賴。

該節目引用了美國製片人Lisa Cathey的紀錄片《美國中央情報局在西藏》片段,展示達賴在歐洲的公開言論,對比了達賴的言行不一。歐洲學者也在影片中,對達賴的作法提出質疑。重要的事實是,節目還展示了幾年前才解禁的美國政府文件,並採訪了前中情局當事人以及退役者,這些資料都證實了達賴與美國中央情報局之間的密切關係。節目還揭露,西藏武裝份子曾在美國一個祕密據點接受武裝培訓。這些最新的證據顯示,達賴曾經與美國中情局之間的關係,比他自己承認得更加密切。

影片一開始,主持人說了一段開場白:「無論他(編按:指達賴喇嘛)走到哪裡,都被成千上萬的人群包圍,他就像個流行巨星一樣被頂禮膜拜。他是和平與非暴力運動的代表,因此他也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這樣一種形象沒人會質疑。但是他確實還有另外一面:他跟美國中情局曾經長期合作,中情局給西藏抵抗運動提供資金、武器,並培訓他們。」
影片旁白介紹:「人心為他沸騰:兩個星期前,達賴喇嘛再度訪問歐洲。這裡的人喜愛他的和平,而達賴喇嘛也總是示現非暴力的抗爭者形象。」影片轉引了達賴喇嘛的自述:「過去五、六十年來,我們堅持非暴力政策。」影片旁白則反駁了達賴的說法:「五、六十年來,他一直提倡非暴力抵抗運動,這或許是他的願望,但事實上在武裝抵抗這件事情上,他卻脫離不了關係。此武裝受到了美國中情局的支持。」

影片訪問了德國漢堡大學亞非學院Michael Zimmermann教授,他指出:「毫無疑問,非暴力是佛教兩千五百年來的主要原則之一。但是達賴喇嘛在五六十年代與中情局的合作,向我們講述了另外一個故事,這當然是跟佛教原則背道而馳的。」

影片接著展示了幾張歷史照片,包括達賴喇嘛與美國中情局間諜的合影、與西藏游擊隊的合影,以及達賴校閱西藏部隊的畫面。影片旁白評價這些照片:「這些照片也是達賴喇嘛歷史的一部分。」

影片指出,1951年的西藏,年輕的達賴喇嘛同時是宗教領袖與政治統治者。但他是一個沒有實權的統治者,因為中國部隊進駐了西藏。表面上,達賴喇嘛和平的接見他們,達成協議。但背地裡,藏人尋求著武裝抗爭的支持。而達賴喇嘛很早就向美國人投石問路,並且視察過美國的軍營。影片出示一張1951年的祕密文件,顯示達賴喇嘛的代表曾經向美國請求軍事援助和資金,用以武裝暴力抵抗運動。美國人也想打擊中國共產黨人,於是雙方開始合作,西藏在中情局提供祕密支持的情況下展開抵抗。對外,達賴喇嘛這位政治領袖依舊展現和平路線;武裝抗爭對他而言,可能是比內心湧動的熱情還更必要的邪惡。

影片轉引了美國紀錄片《達賴喇嘛與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畫面,曾經擔任中情局間諜的Clay Cathey指出:「當時西藏人想要進行抗爭活動。但我們沒有煽動他們,是他們自己想要那麼做。如果有人執意想做什麼,你就得幫助他。」於是美國中情局提供金錢、武器、訓練給藏人,這一切都是號稱為了反對共產主義。

德國西藏問題專家Klemens Ludwig則在影片中指出:「達賴喇嘛一直是西藏爭取自由的象徵。也因此就會有人想要藉這個西藏抗爭的代表人物去激怒中華人民共和國。」

影片旁白說明:「離家千萬里的西藏游擊隊員在美國科羅拉多州這裡進行培訓。『赫爾營』受到嚴密防護。在這裡,中情局大約訓練了兩百五十名藏人學會武器專業、通訊技術、以及游擊戰術等等。」影片採訪了西藏前武裝戰士Ratu Ngawang,他作證:「我一共在『赫爾營』受過兩次訓練。在那裡,我們每個人都受完游擊隊員必備的完整訓練。」

影片旁白接著指出:「中情局將訓練好的游擊隊員,空降送回西藏。這個祕密行動,每年要花費中情局幾百萬美元。僅1964年美國中情局資助達賴的開支,就高達170多萬美元,資金大部分用來支助抗爭活動。而達賴本人曾每年從美國中央情報局獲得18萬美元的政治資助。」
影片採訪美國中情局當事人專責小組的前負責人John Kenneth Knaus,他指出:「但是我看得出來,明顯他不歡迎我,因為我是暴力的代表,而他做為佛教的代表,卻無法跟我劃清界限。」旁白接著表示:「但是西藏戰士和中情局的合作非常緊密、非常頻繁而且帶有戰爭性質。這個畫面是西藏游擊隊員襲擊一輛中國卡車。」

影片又引述了西藏前武裝戰士Ratu Ngawang的說法:「因為漢人是(藏傳)佛教的敵人,我們從來不覺得殺他們會犯任何罪。事實上,我們希望殺死盡可能多的漢人。我們會為殺死動物進行禱告,但絕不會為殺死漢人禱告。」

影片旁白指出:「直到越戰失利,美國才開始動搖對其他地區的武裝支援,並且包括對中國鬆手。這個結果是美國不再資助西藏游擊隊。達賴喇嘛不得不改走和平路線,他讓游擊隊放下武器。那時是1974年,開始武裝抗爭後的第20年。就在幾個星期前,我們詢問達賴喇嘛與美國中情局合作的事。他沒有否認,但卻避重就輕。」達賴喇嘛說:「是,是有一點點關連。但最初的抗爭是藏人自己發起的。有成果之後,中情局才進來支持。」

影片最後,旁白以如下這段話做為結尾:「達賴知道他的這段歷史,歐洲朋友肯定是不喜歡聽到的,但是不可否認,這確實也是他整體形象的一部分。」

【附錄】德國《南德意志報》接著在68日發表《神聖的表象》一文,編者在按語指出:「純粹和平主義的代表人物達賴喇嘛對中情局在西藏活動的瞭解,很可能比他迄今承認的多得多。如今,暴力的陰影落到了這位神王的頭上。」該文經《人民日報(海外版)》全文翻譯。

2012年8月3日 星期五

從台灣看香港:香港回歸十五周年的考察與省思

今年香港泛民主派舉行的七一遊行中,驚見英國殖民時期的香港旗(網路圖片)

在聞一多著名的詩作《七子之歌》中,台灣與香港都是詩人聲聲呼喚的中國之子,《七子之歌》見證了台灣與香港在中國近代史苦難的命運與經驗。《七子之歌》發表在1925年7月的《現代評論》,72年之後的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而87年之後的今天,台灣仍孤懸海外,成為霸權勢力掣肘中國的棋子。

香港回歸祖國15年來,除了有一股「忽然民主派」勢力,在媒體等各方平台的包裝宣傳,以民主、自由、人權等形象不斷蔓延之外,還有一股緬懷英國殖民統治的力量在壯大,宣揚港英時期所帶來的「成就」。其實這兩股力量是一體兩面,共同做為反對香港「去殖民化」與「祖國化」的親密戰友。

回歸絕不等於再殖民

今年7月1日香港會展中心正熱烈進行慶祝回歸15周年的活動,場外則是泛民主派所發動的街頭示威,除了高喊民主與自由之外,更在隊伍中驚見英國殖民時期的香港旗。事實上,許多香港人將「回歸」視為中國對香港的「再殖民」,但這卻是在觀念上的倒錯與惡意操作,無疑是要藉以反抗中國人的民族身分。

揆度19世紀霸權勢力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其根本目的母國壟斷資本的再擴大生產,在殖民地首要任務是經濟剝削,從而對殖民地人民在政治、社會與文化各方面的壓迫,民族矛盾成為殖民母國與殖民地之間尖銳的問題。這一點在英國殖民下的香港,以及日本殖民下的台灣都清晰可見。因此,香港回歸祖國象徵的是「民族化」,絕非「再殖民化」。將「回歸」倒錯為「再殖民」,是對「殖民」概念的政治性操作,對原來民族意識的斲喪,也是民族認同的顛倒,根本是意識形態的產物,完全去除歷史與社會的脈絡。

忽然民主派的別有用心

殖民統治者所造成的暴力傷痕,已遭到世界上具有良心與正義感的人民同聲撻伐。但殖民統治者所遺留的思想與精神毒害,卻不曾被正視,這是當前包含香港與台灣在內,世界各地後殖民批判與清理的急迫任務。香港在英國統治之下,從來沒有享受過民主、自由與人權,而港英末任總督彭定康為了阻撓香港回歸,則是在1997年前夕突然主張立法局與區議會直選的「民主化」政策。回歸之後在香港方興未艾的「忽然民主派」,他們不曾在殖民地時期向殖民統治者要求過民主與自由。由此顯見,他們在回歸前後與殖民統治者、資產階級所高唱的「民主」與「自由」,並非自發於本地的訴求,而是自甘於做為霸權勢力隔離香港與祖國的障礙,尤其展現在彭定康離港之前在「民主」議題的「回眸一笑」。

去殖民.重建進步價值

殖民統治之下的香港與台灣,為了追求民族解放而有前仆後繼的鬥爭,與身陷「殖民地.半殖民.半封建」性質之下的祖國人民,共同譜寫了波瀾壯闊的反帝、反殖與社會主義革命大合唱。如同邱士杰在〈一國與兩制〉文章所分析的,改革開放之後的中國處於革命退潮期,香港當前施行的一國兩制政策,正給予忽然民主派與外來反中勢力及本地資產階級勾結並興盛的沃土。與光復之後台灣經驗類似,回歸後部分香港人對港英時期的高度緬懷,以及高舉民主、自由與人權等大旗,實則是反中情緒的一體兩面,更是政治上的動員,將次等殖民地人民自認為是英國人的精神異變。

在此發展之下,階級與歷史問題的隱沒,成為今天香港與台灣等地社會問題的癥結。中國社會主義革命涵納兩岸三地的歷史被遺忘與扭曲,卻以政治動員的形式逆向對抗屬於自己真實的歷史與認同。如何有意識、有步驟堅定地開展「去殖民」運動,絕對是當前香港與台灣重建進步價值,並從西方霸權與資產階級奪回話語權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