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5日 星期五

台灣人看中美領導人換屆


2012年11月6日,美國大選結束。11月8日,中共18大開幕。像這樣中美兩國的換屆盛事同時發生,機率大概要20年才遇一次。對台灣而言,「兩岸」(台灣海峽的西岸,以及太平洋的東岸)這兩大盛事,可以說是戲裡戲外兩樣情。

美國大選:一場好萊塢大戲

先來談談台灣人眼中的美國大選。儘管選前輿論多半認為歐巴馬連任機率非常高,但愈接近投票日,歐巴馬與羅姆尼的聲勢愈來愈接近,台灣也開始感受到這場選舉的緊張。

每次美國的重要選舉,國民黨幾乎都會派出觀選團,在美國直擊選舉的進行,這一次當然不例外。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民進黨首度跟進,由中常委、台北市議員何志偉領隊,飛赴華府紐約等地,宣稱要「了解選舉制度、各陣營催票策略、學習新的美式造勢」。今年9月,美國大選甫展開之際,台灣外交部便組織了國民黨與民進黨人士到美國參加共和黨與民主黨的代表大會,國民黨副主席詹春柏接受美國之音(VOA)的訪問時說:「我們台灣的選舉現在也逐漸和美國的整個制度相近,因為我們很多制度是學習美國的」。

台灣兩大政黨都非常重視美國的選舉,對台灣朝野政治人物來說,美式民主永遠是台灣追隨、學習的典範。台灣民主與選舉制度愈接近美國,台灣的政治人物也愈洋洋得意。

對美式民主與選舉的憧景與嚮往,在台灣社會比比可見。翻開報紙,選前台灣媒體紛紛開設美國大選專題報導,大篇幅關注持續到選後。打開臉書,台灣的年輕人也紛紛表達對美國大選的關心,例如有人說:「美國總統大選與國會選舉,透過權力平衡左右著美國、世界與台灣的未來」。

台灣民眾熱愛美式選舉的「嘉年華」氣氛──熱鬧、歡愉讓這場選舉看來更像是好萊塢的一場大戲。爭著購票入場「看戲」的台灣「觀眾」,愈看愈入戲,愈看愈著迷。開票當天上午,歐巴馬與羅姆尼的票數一度不相上下,許多台灣民眾透過社群網站表達對激烈選情的緊張,「好刺激啊!」面對堆砌美麗的詞藻、無比振奮人心的歐巴馬勝選演說,台灣觀眾相當激奮,甚至也與美國民眾一同感到「驕傲」。一位台灣青年就在臉書上寫了這樣一段話:「聽歐巴馬的勝選感言,聽著聽著真的會讓人很感動,一種對於國家與民主的熱愛情懷」,帶著浪漫唯美的想像,期待著台灣有朝一日也能進入美國這場民主大戲之中。

18大:難以熱議的關鍵詞

再談台灣人眼中的18大。很少台灣人會單獨直接談18大。在台灣社會的主要語境中,大陸18大與美國總統大選總是被相提並論。

馬丁.雅克在《當中國統治世界》書中,如此描述他這麼一位來自英國的人對中國的感受:「我們所有的人都往往會以熟悉的事物來衡量不熟悉的,這或許是一項鐵則:我們都是道地的相對論者。當我們看到我們所習慣的行為目的和模式,視之與我們的目的和模式相同。當我們察知到現代化和進步的跡象,我們看成是這個社會或文化正朝向我們的方向發展的證據,只是仍落後在我們後面」。這段話恰可以說明台灣人對美國與大陸兩場換屆盛事的態度──對美國,因為熟悉,所以親近;對大陸,因為陌生,所以敵視、恐懼。

在行文前幾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一位大陸網友提到,這次大陸民眾對18大的關注熱情是歷年最低的。在台灣社會,由於長年以來中學教育、媒體宣傳的影響,當然也包括了對大陸政治體制的不熟悉,因此多數人會將大陸定位為「非民主政體」,自然不太會重視大陸的重要政治動態,一方面讚揚美國政治的自由、成熟與多元,另一方面嘲笑著大陸政治的封閉與單一。對於大陸政治體制與運作方式,台灣多數民眾並不瞭解、也不願多花心思去瞭解,搞不清楚黨與國家的關係,更不清楚包含「兩會」在內其他重要政治機構的職能。因此,最近常聽到人問:「什麼是18大」?「為什麼要『喜迎』18大」?也遇過人問:「中國的總統是誰?」其實,這些問題並不全然反映了台灣對大陸的敵意,更大程度反映的是台灣對大陸事務的陌生。畢竟,兩岸壁壘對立超過了60年,而2008年之後兩岸民間的快速交流只是一個開端,一個兩岸人民重新認識彼此的起點。

台灣民眾對18大的理解與印象,主要還是來自於島內的媒體報導。18大開幕之後,雖然台灣的報紙上也開闢了專題,但翻開《中國時報》、《聯合報》與《自由時報》言論廣場,除少數學者分析18大及其未來走向的文章,以及少數青年學生討論台灣如何在「中美兩國」的局勢變動下,找出「小國生存」之道的文章之外,幾乎看不到讀者投書議論18大。足見18大並非台灣社會的熱議關鍵詞,完全比不上美國總統大選吸引台灣人的眼球。換個角度來說,台灣媒體對18大的關注程度,其實也是根源於民眾對這件事的態度。相較於島內的民生事務(例如近來公務員退撫制度的變革),18大並非台灣民眾心中的「大事」,既然民眾不甚關心,那麼市場導向的媒體也就相對淡化此事。

18大會議進行期間,對台灣主流社會來說,也像是在看一場戲,一場鬧劇。雖然台灣民眾與媒體也會討論18大,但熱衷的卻是中共高層的派系鬥爭、權力競逐,更熱衷於幾位高層領導人的個人道德與是非八卦。比起正經嚴肅的黨代會議程,這些私人八卦更能勾起台灣民眾的興趣。

就18大的議論情形來說,將台灣社會描述為「《蘋果日報》化」或許有些誇張,但至少可以嗅出這段時間的輿論味道。許多微博所流傳出來的「謠諑」──諸如:18大期間北京的出租車不能開窗、搭乘出租車要填單簽名等等,被媒體與有心人士炒作為「事實」加以報導,因為話題性十足,也就成了台灣民眾茶餘飯後的聊天主題之一。

台灣媒體的雙重標準也在此顯現出來──美國大選是光明與正面的,而大陸18大就是負面的。立場親綠的三立新聞台特別製作了18大特別節目,但是內容除訪問國外人士外,就是將18大與換屆選舉描繪成宮廷鬥爭戲碼。一向做為反共反華先鋒的《蘋果日報》,則是不斷報導分離主義勢力如何以「行動」來抗議18大的召開;同時斷言18大之後的中國,仍有劇烈的派系鬥爭、持續無情打壓人民與社會「仍然將會是多事之秋」。11月9日的《自由時報》,以社論大肆批評了18大,文章說18大期間大陸的人民與社會都受到嚴格壓制與管控,呈現出一片「封天閉地謝黨恩」的景象;並呼籲台灣民眾要「認清時勢」、「把握機會」─「走回親美日歐民主國家的真正國際化路線,才能免除最終被和平、交流、利益、認同等『溫水』所煮熟的青蛙厄運。」

其實這些媒體對18大的負面報導,部分反映了台灣社會對兩岸經濟地位翻轉的焦慮。過去,台灣人自豪於經濟成就,也習慣於自身在美日之間經濟系體的分工角色。面對大陸經濟快速成長,台灣經濟發展相對落後,再加上台灣在東亞經濟分工體系的新角色種種轉變,總會給台灣人帶來不安的感覺,深怕自身權益受到損害。而兩岸的大規模交流與接觸,就是從經濟開始的。台灣人對18大的冷淡與敵意,也就是上述這種焦慮與不安的縮影。

熟悉讓人親近,陌生讓人害怕。台灣社會早就習慣了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交往,與大陸的交往才剛剛開始,除了民間經濟交流之外,其他面向的交流尚顯不足。總的來說,由於今年美國與大陸恰好同時間進行換屆選舉,讓台灣社會多了許多話題,但終歸脫離不了「美國文明與民主─大陸落後與專制」的刻板印象。這兩個星期,台灣社會看了兩場大戲,一場是浪漫動人的溫馨喜劇,一場則是難以入戲的領導交接劇,對前一場欽羨不已,對後一場冷眼旁觀。戲裡戲外兩樣情,恰好看出了台灣社會對兩場選舉的冷熱態度,也看出了台灣人民對大陸與美國的心理距離。看來,兩岸之間的交流互信,從經濟層面過度到其他層面,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