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5日 星期日

台灣白衫軍運動興起的背後


「洪仲丘案」引發事件

今年夏天台灣的街頭,如同78月豔陽般沸騰,反對簽訂《兩岸服務業貿易協議》、聲援苗栗大埔強拆戶;還有連續兩場由「公民1985聯盟」發起,聲援「洪仲丘案」的「白衫軍運動」。

洪仲丘,台灣陸軍義務役下士,在7月退伍前夕,傳出送禁閉遭凌虐致死。按台灣軍隊不成文的慣例,即將退役的士官兵被稱為「老鳥」,一般都能平安度過役期最後的日子而順利退伍。洪仲丘的死亡,有違社會普遍對軍旅生涯的理解。加上事發之後,台灣最大BBS站台PTT的「軍旅板」(Militarylife),有網友不定期的深度爆料與專業分析,還有台灣新聞政論節目與名嘴的推波助瀾,點燃台灣社會對此案的同仇敵愾。

根據台灣「國防部」資料,2000年至2012年間,13年的時間共有2,088名現役軍人死亡,其中只有5人(0.2%)「作戰死亡」,332人(16%)「自殺死亡」,755人(36%)「因公死亡」,「營外意外死亡」則為750人(35.8%),佔全體死亡率第二位。

事實上,台灣士官兵在軍中「離奇」死亡早就不是新鮮事。洪仲丘案喚起了台灣退役男性對這類事件的記憶,以及他們在軍中所受到不平對待的積怨,這是多數人上街聲援洪案、向「國防部」抗議的最大動力。

洪案發生之後,網路上出現由網友自發的「公民1985聯盟」,引領輿論風向。台灣軍方設有「1985」專線,提供現役軍人申訴管道。眾所周知,這個申訴管道並不暢通,就算是匿名申訴也可能在事後遭受長官報復。洪案凸顯軍方「1985」專線的閉塞,「公民1985聯盟」藉此名稱諷刺「國防部」與「國軍」內部機制的荒謬。

由「國軍」訴求轉向「公民運動」

「公民1985聯盟」成立之初,矛頭主要對準「國防部」與「國軍」,目標是追求洪案的真相,並主張軍方進行體制改革。該聯盟首先選定720日上午在「國防部」前舉行「公民教召」、「還仲丘公道」,主辦單位稱參加人數超過3萬人。現場參與的群眾,主要是已經退役的義務役士官兵,表達服役期間所受不平待遇的積怨;其次則是尚未服役,或是即將服役的男性,以及他們的家人或女友,當兵的恐懼、深怕步上洪仲丘後塵,促使他們參與聲援。總的來看,參與這場活動的群眾自發性較高,抱持著各自對「國軍」的不同想像而走上街頭。主辦單位對於大型群眾活動較為生疏,現場看來較為混亂,但聲音多元、訴求也紛雜,甚至有「我們既不想被解放軍接管,也不想被美軍託管」的主張出現。

隨著洪案繼續發酵,「公民1985聯盟」決定在洪仲丘告別式的前一天(83日)舉行更大規模的「萬人送仲丘」活動。此間網路宣傳不斷,許多名人紛紛出面力挺。例如作家九把刀自始至終都支持該聯盟的活動,稱要「讓『鍵盤正義』變成實質的力量」。這場在凱達格蘭大道前舉行,主辦單位宣稱有25萬人參與的集會,舞台、音響、燈光等設備一應俱全,規模氣勢並不輸給政黨造勢場合。主辦單位也一改前場活動的生疏羞澀,熟練地掌控現場的氣氛,高潮迭起。

兩場活動相較,可以明顯察覺到主辦單位的訴求已有所改變。前一場聚焦在洪案本身與軍方的改革,後一場則將層次上綱到「公民」,將活動定性為「公民運動」。簡言之,「公民1985聯盟」所側重的面向,已經從原先的「1985」轉向了「公民」,前後兩場活動應該視為性質不盡相同的兩個階段。

主辦單位沒有使用「人民」或「國民」,而是不斷強調「公民」的概念,訴諸公民的力量。例如83日凱道集會的尾聲,主辦單位在演說中稱:「現在,我們行使合法的公民權利」,「統治者永遠不希望有太聰明的公民,統治者永遠不希望有太勇敢的公民……我們要讓我們的統治者知道,你們很顢頇、你們很無恥,但是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日後如果還有更多不公不義,絕對會有更多的超級英雄,跟我們一起站出來!」主辦單位屢屢提醒群眾「公民」的責任是要監督政府、對抗統治者,甚至將這場活動與其他運動綁在一起:「大埔拆屋事件,大家覺得那件事情有正義嗎?那你們有多少人站出來了?……大家看看服貿協議,有正義嗎?你們有多少人站出來?」

83日晚上在凱道前的25萬人(警方估計為11萬人),是個不容小覷的數字。39日的「廢核大遊行」,全台灣參與的群眾加起來大約超過10萬人。25萬人的規模僅次於2006年「百萬人民倒扁運動」(紅衫軍),那年915日晚上的「螢光圍城」活動,約有100萬人(警方估計為36萬人)滿布在「總統府」周遭的道路,高喊「阿扁下台」。

紅衫軍運動事後被學者評價為「自主公民進場」,是台灣「公民運動的新頁」。或許紅衫軍運動仍難以撕去藍綠統獨的政治標籤,近年已逐漸受人淡忘,今年的白衫軍運動則躍身成為社會研究者的新寵兒。或因其沒有政黨色彩、或因其動員方式、參與「公民」人數,又或因集會後沒有留下垃圾等各種理由,白衫軍被讚譽為台灣「社會運動2.0」、「台灣之春」、「台版茉莉花革命」,主辦單位則自我肯定為「公民社會的勝利」。

「鄉民」變「公民」耐人尋味

是什麼力量讓「鄉民」搖身一變成為「公民」,放下鍵盤、離開房間而走上街頭集結成25萬人的規模?某些評論者認為,馬英九政府施政成績不佳,人民對政府的不滿與不信任度已達臨界點,洪案就是引爆民怨的關鍵,人民對洪案的關注與聲援,象徵對馬政府的怒吼。但不能否認的是,就算自發程度再高的活動或運動,都必須有一群人出來領導,這點是可以在歷史之中得到驗證的。以白衫軍運動來說,「公民1985聯盟」便是扮演民意輿論引導者、動員者的角色。

「公民1985聯盟」出現之後的發展軌跡,尤其是與台灣媒體的互動,看起來與常態不太相符。首先,台灣媒體一向較為信任資深或是專業度較高的民間團體,但是「公民1985聯盟」在草創階段,便已得到媒體的信任。電視媒體挪出時段、平面媒體騰出版面,供該聯盟表達理念與訴求,媒體反而變成了該聯盟的宣傳動員機器。其次,按台灣媒體的慣例,應該會去大挖已被英雄化的聯盟成員的背景,連洪仲丘的姊姊洪慈庸都有電視台推出個人專題報導,但目前還沒有媒體將該聯盟成員的背景故事拿出來大作文章。平常特別愛掀他人隱私的台灣媒體,這次卻出奇的保護個人隱私。

關於「公民1985聯盟」的資訊,現在只能從媒體報導中的蛛絲馬跡去拼湊面貌。《中國時報》報導:「聯盟成員每個人低調到不行,但一到聲援活動上,成員們彷彿『超人變身』一樣,慷慨激昂站在舞台上,聲嘶力竭。」「聯盟原只有39名成員,大家來自各行各業,有醫生、老師、律師、平面設計師、咖啡店老闆、服飾店店員。但隨著洪案持續延燒,許多網友自主性加入,團隊不斷壯大,成員60幾人、平均年齡30歲。」「聯盟成員有人曾當過國會助理,立刻發揮過去組織動員的能力,也有人有設計專業,架設臉書網頁,經營得有聲有色。也有人把設計專才,運用在設計活動貼紙上」。《聯合晚報》報導:「他們多在晚上10點後,利用網路通訊軟體開會討論,每次開會進行23小時,並區分為媒體組、文宣組、活動組和糾察隊,由各組組長先匯聚組員意見,在開會時提出討論。純然就是以網路方式,發起一場網路社會運動」。

聯盟成員則如此描述他們自己:「所有幹部受訪都不會公開真實姓名,不是因為害怕被秋後算帳,而是要凸顯我們身為一個公民的隱匿性,我們就是公民社會的縮影,公民才是國家的主人!」「能號召25萬人走上街頭,真的是公民力量。」「公民,就是看到這個國家受到危害時,立刻挺身出來捍衛它。做完了,就再回到自己的工作上去,這不是很帥嗎!」「公民」成為聯盟成員的代名詞,聯盟一切的運作與細節也都巧妙地被以「公民社會」取而代之。

近代在自由主義思潮的影響下,「公民社會」被解釋為介在國家與市場之間的空間。「公民」為防止與國家、市場之間出現資訊不對稱,特別強調公開與透明性。「公民1985聯盟」成員表示要凸顯「公民隱匿性」,可還真是顛覆一般對「公民」的認知與理解。

新自由主義編造的粗糙神話

白衫軍運動原先是針對早已腐敗、扭曲且難以撼動的台灣「國軍」,相關變革性的訴求,稱得上是具有某個程度的進步意義。但何以運動在720日之後迅速地往「公民運動」轉向,就是個耐人尋味、值得深究的問題。「公民」講究的是守法、守秩序等價值,追求的只是體制內的修正,而且公民社會的說法抹去了社會內部的階級關係,如同香港中文大學王紹光教授所批評的:「公民社會是新自由主義編造的粗糙神話」。

美國為了加強對第三世界國家的控制,便大力推廣公民社會理論,強調公民社會與國家政府之間的對立關係,宣稱公民社會是「民主化」的前提。20世紀末期的顏色革命是一例,21世紀的茉莉花革命又是一例。美國在各地各階層培植親美勢力,朝野雙方都是美國的代理人,兩股力量相互制衡,確保美國的策令得以貫徹。

這次台灣的白衫軍運動雖稱不上革命,但絕對是推動「和中」政策、又即將進入跛腳期的馬政府的警訊。白衫軍的集會型態、「公民1985聯盟」的組織運作,以及透過社群網站的動員模式,都與兩年前北非與中東地區茉莉花革命極為類似。洪案發生之後,7天內2位「國防部長」下台,愈來愈多證據說明洪案背後涉及的是台灣軍方內部的派系鬥爭。與此同時,美國國會又發布報告稱「台灣軍隊正在空洞化」。看來視白衫軍運動為自發組織的說法還有待商榷,似乎有股超越藍綠的力量正主導著台灣的公民社會邁向「成熟」。


(本文原載香港《紫荊》雜誌,2013年9月號,原題〈白衫軍運動:公民社會的勝利?〉;小標題為編輯所加,見刊時內容略有更動,以上刊出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