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林怡君:「大陸」?還是「內地」?

文◎林怡君

今年初,馬英九要求政府的公文書,應該回歸憲法,稱呼對岸為「中國大陸」、「大陸」或者「大陸地區」,而不能單獨稱「中國」。但後來,馬英九又補充說明:要求的對象是公務員與公文書,並沒有要求政府以外的人做類似的做法。

的確,多少年來,將海峽對岸這一片土地稱呼為「大陸」的習慣,正在改變中。有分離意識的,主張使用「中國」,並且意涵為別國之意;而演藝人員,這幾年來,卻朗朗上口「內地」的稱呼。

幾年前,民進黨執政時代,自由時報突然刊登一則新聞,說台灣演藝人員對「中國」的稱呼,由原本的「大陸」逐漸改爲「內地」,當時的陸委會高層對此現象表達嚴重關切,認爲此舉「混淆了國家認同」,呼籲演藝人員爲了求生存到對岸發展,也應該對兩岸政治稍有涉獵才可。

到底應該稱「大陸」、「內地」、「國內」、「外省」、還是「中國」?難道應該隨著執政黨的改變而改變?該怎麼稱呼,這既是個政治問題,也是個歷史問題。

光復時熱議稱呼問題

明清時,大量漢人從福建、廣東移居到台灣,這些移民和後代,稱祖居地叫「唐山」。這個「唐山」可不是現在位於河北的唐山市,而是當時閩粵移民對大陸的統稱。 描述先民如何艱辛渡海來台的叙事歌謠「唐山過台灣」,至今還流傳在民間底層,但現在日常生活中的對話,早不用「唐山」這詞了。不過,一些海外華僑仍用「唐山」這個稱呼。

1895年甲午戰敗,清廷將台灣、澎湖割給日本,台澎淪爲殖民地。那時,台灣社會說「內地」,指的是日本本 土,而像台灣、朝鮮半島這些殖民地,則被稱爲「外地」,這是日本的法律用語;對大陸的稱呼,用的是「祖國」或「大陸」,當然也有親日派跟隨日本人用蔑視的稱呼──「支那」。

1945年抗戰勝利,台灣光復回歸中國。當時台灣社會對於到底該如何稱大陸,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報章雜誌多有論戰,連當時的台灣省參議會也討論此事,要請輿論公决 ──稱「祖國」或「國內」,似乎並不合適,因爲台灣已脫離殖民回歸祖國,是在祖國之內了;稱「內地」的話,總讓當時的台灣社會聯想起日本殖民;所以當時有 人主張應該稱「大陸」或「外省」,或是不用統稱,而是具體的一個地點,比如四川、廣東。

中國逐漸變成別國

1949 年國民黨政府退守台灣後,在往後幾十年的時間裡,基本都用「大陸」這個名稱,已沒有光復初期「內地」、「大陸」混用的情況。此外,那時,台灣是以中國的正統自居,所以使用中國這詞,指的是自己,並沒有別國的意涵,比如在所有中小學的校園裡,都能看到「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的標語。

直到1990年代,李登輝執政後期,同時伴隨著大陸的國力越來越强,「以中國正統自居」的論調已越來越站不住腳,再加上台灣當局的政治操作,中國漸漸變成了 「別國」。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最早是綠色媒體一律將大陸改稱「中國」,然後再逐漸蔓延到大多數媒體,繼而影響到民間社會。

語言中的政治態度

事實上,也不只有台灣,像海南島、平潭島也都用「大陸」這個稱呼。另一方面,大陸官方對台發言的正式用語,也是自稱「大陸」、或者「祖國大陸」,並非「內地」,台胞證上面寫的也是「台灣居民往來大陸通行證」。

台灣演藝圈喜歡用「內地」這個詞,可能是受到香港演藝圈的影響。港澳在回歸前,也多用「大陸」這個稱呼,少數人用「內地」或「中國」。回歸後,媒體和官方文件一律使用「內地」,這自然影響到港澳民間的用語。

而在大陸使用「內地」這個詞,事實上指涉的對象並不一定。對港澳台說,自然指的就是大陸這一大塊地方;但如果是北京或者沿海一帶的人,對著本地人說,則指的是西藏、新疆等內陸地區;若是西藏人說他要去「內地」,則指的是要去北京的意思。

用詞和稱呼,當然潜藏著人們的意識。如今,台灣演藝明星和娛樂傳媒,普遍的使用「內地」這詞,已經沒有日據時代稱日本為「內地」的被殖民意涵;稱「中國」, 除了政治主張外,也似乎變成一種似是而非的流行。民進黨時代的陸委會,對於「內地」的稱呼,憂心的是演藝明星的社會影響力,以及和港澳一起稱內地所散發出 的「與大陸一體」的意涵;而馬英九時代,稱「大陸」而不稱「中國」,更多的是法匠心態,客觀上造成的效果,更多是把大陸變成作為他者的中國的小名,並非回 歸到歷史的脈絡。

(原載《兩岸犇報》,第31期,2011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