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1日 星期五

走出兩岸交流的「傳說時代」

9月15日前政務委員、現任台大社會系教授薛承泰,在教改總體檢論壇的一席話「震驚」了台灣社會。他說,「假如早上8時到大陸走一趟,就算不是北大、清大等名校,其他大學校園裡,也能看到大陸學生爭相進教室準備上課的積極態度;反觀台灣則多半是空蕩蕩的景象」。薛承泰評論兩岸學子求學態度的落差,「比1,000顆飛彈瞄準台灣還驚悚」。

大陸學生比台灣學生用功的「傳說」

其實類似的論調在台灣已是老生常談。筆者還在讀中學的時候,就已經聽老師說過大陸的學生有多麼用功云云。無論是在校園裡,還是在大眾媒體的報導中,三不五時總能聽到或看到類似的說法,例如清晨拂曉之際,即能看到為數不少的北大學生在未名湖畔大聲朗誦英文;又如在每日校園課程結束之後,大陸學生自組讀書會非常活躍。關於大陸學生非常用功的「傳說」,版本眾多,內容會跟著敘事者與傾聽者身分立場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都企圖傳輸這樣的圖像──兩岸學生互相競爭,台灣學生已經在這場賽事中失去優勢。

過去台灣尚未開放陸生來台就學,台灣學生對於大陸學生的認知就是停留在上述這類「傳說」中,任憑島內青年任意想像。隨著馬政府大幅度開放陸生來台,台灣學生對大陸同儕的接觸,已經不再是交換學生短短的半年停留期,而是至少四年的密切交往。陸生的生活言行與學習態度,也不再只是傳說與想像,而是真實的接觸與相互理解。

頻繁的接觸,無疑會帶來更深入的認識。類似「大陸學生非常用功、競爭力超過台灣學生」的說法,在台灣社會也出現更為多元的回應。就以這次薛承泰的發言為例,有的人認為這是給台灣學生的當頭棒喝;有的人認為兩岸學子各有所長,大陸學生學習態度比較積極認真,而台灣學生比較有創意與活力;當然,也有的人這為這樣的說法是在「唱衰」台灣。總的來說,兩岸校園的互相開放,確實能收到相輔相成的效果。去年4月「兩岸和平發展論壇」曾舉辦一場關於陸生的討論會,與會學者都以親身的經歷說明,在自己開設的課堂上,兩岸學子不只相處融洽,也能互相提升學習的成效。

台灣對大陸的認識被「傳說」牽著走

兩岸由於長時間的壁壘與對立,彼此在對方的眼中其實都被層層政治與歷史的迷霧所遮蔽。1949年因內戰失利而敗退到台灣的國民黨,利用種種管道,塑造出許多對大陸的「傳說」,諸如大陸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人人啃樹皮為生,是沒有陽光的人間煉獄。這些「傳說」通過教科書的撰寫,以及口耳相傳,也就變成台灣人對大陸「理所當然」的認識。

解嚴之後,雖然兩岸的來往仍受重重限制,但接觸的機會確實是大大增加。早期,電視台製作《大陸尋奇》與《八千里路雲和月》等節目,介紹中國大陸的風情景致;接著台灣旅遊美食節目風行,便開始介紹大陸各地的美食。一直到現在,由於兩岸資本的流動增加,台灣對大陸的視野則跟著資本家在走,電視台熱衷製播「錢進人民幣」、「錢進中國」等節目,將大陸塑造為致富天堂。與此同時,新聞台的大陸新聞,總是將一些「鄉野奇談」放大為「新聞」,不是小孩子被夾在牆縫中,就是小孩子跌捲到洗衣機的消息。

台灣人對大陸的認識,總是被種種的「傳說」牽著鼻子走,反而失去了屬於自己真正的視野。海峽另一岸廣袤的土地,被這些「傳說」重塑為一頭讓台灣人又愛又恨的「怪物」──一方面是政治獨裁、社會不自由、人權被忽視、黑心食品山寨產品橫行、環境髒亂、不愛排隊、隨地吐痰大小便、民眾素質差、講話一定要捲舌,另一方面則是快速致富、硬體建設發達、青年積極學習、奮發向上。到了選舉時節,街頭巷弄又會萌發對中國大陸各色的新傳說,諸如:大陸人要來搶台灣人的工作機會、大陸學生佔據台灣的教育名額與資源、過多的大陸配偶導致台灣離婚率居高不下……等等。

台灣與西方都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中國

西方人總是戴著一副有色眼鏡,來看待遠在太平洋西岸的中國。就算號稱再如何權威的漢學家,也是帶著一份白種人的驕傲,對中國的眼光不免隔了一層紗,霧裡看花。

早在19世紀,西方帝國主義就發明了「黃禍論」,近來則有「和平演變」、「中國崩潰」與「中國威脅」等論調用以指涉他們心中的中國。在國際政治上,西方國家不得不視中國為國際社會的一員,但內心裡總難以擺脫對中國的鄙夷與歧視。老實說,西方對待中國是雙重標準的。9月3日《紐約時報》專欄作家Frank Bruni在該報中文網上發表一篇文章〈充斥中國的種種虛假〉,狠狠地指責「中國人的造假已經出神入化,或者至少是到了明目張膽的程度」。但Bruni沒有提到,現在北京秀水街或是深圳羅湖商業城等眾人皆知的仿冒品集散地,最大宗的客戶就是西方遊客,也造成出當地小販幾乎人人都會多國語言的奇特現象。當然,也別忘了,當下中國大陸黑心與血汗的產業裡,並不乏外國與包含台灣在內的海外資本。

前陣子在台灣訪學的日本立命館大學法學部名譽教授徐勝即指出,他在台灣很明顯地感受到由於兩岸分裂所形成台灣對大陸的敵視與歧視,而這種對大陸的敵視與歧視,其實與西方對中國形成的「文明╱野蠻」論是一脈相承的。

台灣社會對大陸的「成見」與「傳說」,透過政治與教育的機制代代相傳。Bruni在文章提到的另一個觀點,也是當前多數台灣學生對大陸的共同觀感:「一方面是我完全預料到的,就是這裡(筆者按:指中國大陸)以令人喘不過氣的節奏建設,取得一個又一個成就。另一方面則是在實幹的同時,也有如此之多的誇大、粉飾、欺騙和誤導。」這些成見或偏見,絕大多數是在出發大陸之前就已經存在的;踏上大陸的土地之後,便處心積慮地想驗證原先對大陸的設想是否屬實。既已戴上有色眼鏡,又如何平心靜氣地認識大陸呢?

「成見」與「傳說」不利於兩岸交流

事實上,現在兩岸的交流雖然看似大為開放,但仍處於尷尬期,同樣抱持著「成見」──無論是好是壞──在看待彼此,也把自身社會的價值標準與期許過度的投射到對方身上。許多大陸學生把台灣視為西方民主在東亞的燈塔,千篇一律地讚揚台灣社會的自由、熱情與友善,把台灣看成正統中華文化的歸宿,「民國」無限美好。許多台灣學生則認定,大陸終要與台灣一樣,走上西方「公民社會」與自由主義式民主的道路,因此呼籲「多給大陸一點時間」。這些對彼此的成見,以及包含「大陸學生比台灣學生更用功」的「傳說」,都不見得有益於兩岸交流,反而可能築起更高的隔閡。

薛承泰說用功的大陸學生「比1,000顆飛彈瞄準台灣還驚悚」,其實是個不恰當的比喻,仍是在加深兩岸之間敵我分明的窠臼。過去把大陸當成敵人,現在則是以商業邏輯把大陸視為競爭者。但人民與社會的交往交流豈可照搬戰爭與商業模式?比起敵對與競爭,兩岸攜手合作,路會走得更寬。

兩岸交流是時候抬頭挺胸地邁入下一個階段──走出「傳說」時代,別再只是聽別人怎麼說,而是脫下有色眼鏡、放下成見與刻板印象,揉揉眼睛、放寬心胸,親身去感受兩岸人民最真實的脈動。

(本文原載台灣《觀察》雜誌第2期,2013年10月;刊出時標題與內容略有刪修,以上刊出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