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5日 星期二

光復初期台灣人的「義勇軍進行曲」記憶

齊邦媛教授在《巨流河》裡提到,「義勇軍進行曲」是抗戰期間,大陸的全民抗日歌曲。現在很多的台灣人,可能和齊教授一樣,不知道「義勇軍進行曲」曾 經在台灣傳唱。一般人大概知道,光復初期的台灣有一股「學國語」、「唱國歌」熱潮。在這股熱潮底下,目前大陸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卻是當時台灣人人爭 相學唱的歌曲。

事實上,在「義勇軍進行曲」誕生,並在大陸廣為傳唱後,這首熱血澎湃的抗戰歌曲,已經漸漸在日本殖民統治下 的台灣知識分子中傳唱。蕭開平的父親是抗戰末期在祖國從事地下抗日運動的台灣人蕭道應,他回憶其父母的故事:「(蕭道應)原本就有濃厚的祖國意識,聽說有 這麼一個學習祖國語言的機會,便欣然前往報名。黃素貞(按:蕭道應夫人,當時是漢語教師)教學,生動活潑,除一般授課,還教唱當時中國的抗戰愛國歌曲,如 著名的《義勇軍進行曲》,深受學生歡迎。幾位受教學生,不時高唱『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每個人被迫發出最後的吼聲。』激昂澎湃的抗日情緒,一天天高漲,也因此萌發了回到祖國參加抗戰的念頭。」

作家藍博洲的調查 訪問,也能印證光復初期「義勇軍進行曲」在台灣的傳唱。二二八事件時是大三學生的士林人黃幸說:「(光復初期)我們不會講普通話,就開始ㄅㄆㄇㄈ拼命的 學,到處去街頭做報告,規勸台灣人要有水準,不要隨地吐痰,文明一點,要有禮貌,不要開口就粗話。然後到小學教唱國民黨黨歌和『義勇軍進行曲』。」

「義 勇軍進行曲」流傳之廣,可以在光復初期台灣的三次學生運動中體現。當時大陸學生「反內戰」、「反飢餓」與「反迫害」的氛圍也傳來台灣。1946年基隆中學 師生為了「反對貪官汙吏」、「爭取自由」,而以「紀念五四運動」為名,舉辦一場示威遊行。根據當時參加的學生陳德潛回憶,遊行隊伍除人人手持青天白日滿地 紅國旗外,並高唱「義勇軍進行曲」等歌曲。

1946年7月,日本發生「澀谷事件」,因為一些糾紛,日警開槍射死台灣人,隨後國際法庭卻做出有利於日本人的判決。為抗議「澀谷事件」,台灣學生在該年年底決定發起示威遊行。據當時被稱為「學運三巨頭」之一的陳炳基回憶,遊行隊伍高唱的就是「義勇軍進行曲」。

1946 年12月,北京爆發「沈崇案」,北京女學生沈崇在平安夜遭美軍強姦,遂在中國大陸引爆各地大規模的反美運動。台灣亦不例外,1947年1月,在學生的組織 之下,舉行聲援沈崇的示威遊行,是光復初期三大學運中規模最大的一場。當時參加示威的學生領袖吳克泰與陳炳基也回憶,迴盪在隊伍之中的歌曲就是「義勇軍進 行曲」;且吳克泰說當時的台灣學生只會唱「義勇軍進行曲」這首國語歌曲,證明「義勇軍進行曲」廣為流傳。

2009年11月 19日我訪問了前台灣大學法學院院長許介鱗老師。光復的時候,許老師10歲,至今他仍記得在光復之初所學會的「義勇軍進行曲」。許老師唱給我聽:「起來! 不願做奴隸的人們……。」許老師說,「義勇軍進行曲」是很普遍的傳唱,因為台灣剛脫離日本統治,大家抗日意識還很強;當然,更重要的是「義勇軍進行曲」歌 詞「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相當貼近當時台人的心境。

當時台灣人傳唱「義勇軍進行曲」,都知道這是首來自大陸的抗戰歌曲。一方面基於對大陸人民抗戰同情,一方面對剛脫離日本殖民統治記憶猶新,再加上簡單易學,以及激奮人心的歌詞,成為廣為流傳的國語歌曲。

1948 年底,台灣省政府公布了一批「禁歌」名單。翌年,在三大會戰慘敗的國民黨政府遷往台灣。1950年1月馬場町響起了第一聲槍響,霧峰林家的後代,一生從事 抗日運動的林正亨倒在馬場町的血泊之中。同年6月韓戰爆發,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戰後台灣的「反共內戰體制」於焉形成,兩岸隔絕至今。

隨著兩岸的隔絕,國民黨長期的反共教育演變成為「反中」的概念。而後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義勇軍進行曲」,也消逝在台灣人的記憶當中……。

謹以此文紀念台灣光復6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