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2日 星期日

對的事,就應該繼續做──評「民國百人」與「中華發展基金」事件

「畏首畏尾」的兩岸政策

當前馬政府兩岸政策的指導原則是「先經後政」、「先易後難」,具體實踐在兩岸經貿與民間交流的快速成長。相較之下,其兩岸政策在政治議題上,就顯得「畏首畏尾」,甚至「裹足不前」。

競選期間,馬英九提出與大陸簽訂「兩岸和平協議」的主張,但去年5月20日,在就職二周年記者會上馬總統指出「無法預測何時與中國大陸討論和平協議」,此話被媒體解讀為放棄與大陸簽訂「兩岸和平協議」。

其次,馬政府原主張大幅開放陸生來台、承認大陸學歷,但在民進黨進逼下,執政黨底線不斷往後退縮,終致去年8月19日立法院通過有條件開 放、且具有高度歧視意味的「陸生三法修正案」。再者,承續李登輝時期補助來台大陸研究生的「中華發展基金」,在特定媒體刻意扭曲,再經政論名嘴在選舉場合 的三字經渲染後,陸委會立刻宣布明年取消來台大陸研究生的生活補助。最後,為慶祝民國百年,國史館推出「民國百人」票選活動,同為民國歷史人物的毛澤東與 鄧小平名列其中,卻在朝野「冷戰思維」的砲火猛攻下,國史館不得不撤下此一活動網頁,館長下台一鞠躬。

從上面列舉的事件來看,馬政府雖有雄心壯志為兩岸的政治、就學、歷史與認同等方面做些事情,但只要一面對民進黨、台獨,或是所謂「主流民 意」的輿論壓力,不論其考量為何,我們看到的都是退縮與讓步,致使許多有助兩岸交流與和平發展的政策或胎死腹中,或臨時喊停。以下嘗就「民國百人事件」與 「中華發展基金事件」簡要評論,呼籲馬政府「對的事,就應該繼續做」;也呼籲反對陣營,不要「逢中必反」。

冷戰思維的再現

在過去「內戰」與「冷戰」的「雙戰」架構下,兩岸壁壘分明。馬、恩、列、毛等人的著作,在台灣被列為禁書,任何與「共匪」有關的作家與學者的書籍,也在黑名單之內。大陸亦然,民眾無法接觸到任何「蔣幫」、「蔣匪」的資料與作品。

1987年台灣解嚴,1991年廢止《動員戡亂臨時條款》,兩岸交流漸步入正常發展。1978年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在兩岸問題上也以務 實為原則。經過數十年之後,將對岸視如讎寇,恨不得「殺朱拔毛」的心態,竟然沒隨著開放的腳步在島內部分政客心中消散,反而在2010年見機炒作。

就此次「民國百人事件」浮現的「冷戰史觀」與「冷戰思維」,著實令人不寒而慄。《台灣立報》2010年12月15日的社論《重現冷戰史 觀》:「所謂『民國百年』,即使只專注於國民黨的歷史,這些事件、人物,恐怕都無法一筆抹除。除非『民國百年』活動就是打定主意要重現蔣介石時代漢賊不兩 立的冷戰史觀,要把所有『共匪』以白色恐怖的政策全面掃除,那麼,我們的立法院的確可以高高聳立,成為反共的灘頭堡!」

「民國百人」不等於「建國百人」

面對政治口水的紛紛擾擾,林滿紅指出:「民國百人」不等於「建國百人」。林滿紅實事求是的說法無奈淹沒於政治對立中。

中華民國1911年建立至今,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大陸,對於1949年以前的中華民國歷史與人物,可以視而不見?《台灣立報》的社論指 出:「所謂『民國百年』,當指1911到2011年之間的中華民國,即使不談憲法中的『固有領土』,至少也應該涵括1949年之前『中華民國在大陸』的歷 史。如果完全迴避國、共合作、鬥爭的史實,刻意剔除共產黨相關人物,那麼,請問民國百年史究竟還剩下多少真實?」

2010年12月17日《中國時報》的社論《正確史觀才能鞏固國家共識》也指出:「但從歷史角度,中華民國是不可能將曾經發生過的三十八 年一筆抹消,寫史者回顧這一百年,看到了孫中山、蔣介石,又豈能忽略讓中華民國差點亡國的毛澤東、或媚日建立偽政權的汪精衛?甚至復辟當皇帝的袁世凱、乃 至軍閥割據,八方風雨會中州的吳佩孚、馮玉祥等人?就像德國寫史者再痛恨都不可能忘記希特勒一樣。」

無論是《台灣立報》或是《中國時報》的社論,都明白指出問題的核心所在──歷史不能偏廢,也不能刻意忽視。任何在中華民國100年歷史之內的人物,都是中華民國國史館該載入史冊的對象,切莫重蹈過去政治凌駕歷史、指導歷史的覆轍。

國民黨自家立委也不能正確看待中華民國歷史。國民黨立委羅淑蕾在立法院質詢林滿紅時,猛烈攻擊國史館竟將要「消滅」中華民國的毛澤東與鄧 小平列入「民國百人」。羅淑蕾委員此言差矣。毛澤東在民國時期擔任過國民黨中央候補委員,而周恩來擔任過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史實俱在,國民黨黨史館也曾 展出相關史料,毛、鄧、周等人都是民國人物。而辛亥革命、五四運動、北伐、抗戰,都是民國事件。不將這些人物與事件列入史冊,是「政治正確」壓倒「歷史正 確」。

誠如《中國時報》社論所言,「讓中華民國差點亡國的毛澤東、或媚日建立偽政權的汪精衛?甚至復辟當皇帝的袁世凱、乃至軍閥割據,八方風雨 會中州的吳佩孚、馮玉祥等人」都應該是中華民國歷史的一部分,更何況另一派要消滅中華民國的台獨學者,在陳水扁執政時期都當上了國史館館長(按:指張炎 憲)。民國堂堂正正地步入一百年,需要更多的包容,而不是自欺欺人,應該以多元撐起歷史與未來。

扁政府時代 孫中山都成了外國人

平心而論,此次「民國百人事件」,只是台灣人亟欲擺脫中國人身分的「政治不正確」。毛、鄧不能列入「民國百人」,事實上與前教育部長杜正勝說「孫中山是外國人」是一貫的思維。

台灣人總說「民主是我們的驕傲」,但民主該有的多元內涵,卻始終被拋諸腦後。國史館所發起的「民國百人」活動,是一項網路票選,「民國百人」應該是由網友票選而出。但在輿論壓力與朝野立委合擊之下,結局竟然是移除票選活動網頁。顯然,「民主原則」敵不過「政治不正確」。

其次,亦如《中國時報》社論所言:「認識林滿紅的人都知道,要林滿紅說謊是難上加難,林滿紅指她聽承辦人員指票選名單中有鄧麗君等人就直 接批可了,應該不假,當年兩岸隔絕勢同水火的年代,鄧麗君的歌聲率先衝破鐵幕,且迄今歷久未歇,誰曰不宜。」在這個事件上,林滿紅的處理是 有瑕疵,她該負的是督導不周責任,稱她「說謊」是過於沉重的指責。「民國百人票選」的爭議,本應在國史館撤除網頁之後就踩住煞車,沒想到最後連國史館館長 也為此下台,甚至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還通過將林滿紅送監察院彈劾。其實,將毛、鄧列入「民國百人」是「歷史正確」,不過終究抵擋不住「政治不正確」的壓 力。

「政治不正確」阻礙了兩岸交流

另外一件「政治不正確」的例子,是「中華發展基金」 補助大陸研究生的事件。關於此事件的來龍去脈,請見張方遠先生的文章《譴責惡意的操弄、栽贓與抹黑》(《海峽評論》第236期,頁8-10),以及《是正 義,還是歧視?》(《兩岸犇報》第21期,第16版),此處不加贅述。

本文在此要指出的是,屬於獎學金性質的「中華發展基金」,提供來台研究大陸研究生生活補助,此乃政府推動兩岸學生交流、促進大陸學生對台認識的「良策」。台灣政府同樣提供外國學生諸多的補助,世界各國政府也都提供海外學生的獎助學金,目的是吸引學子來本地交流與研究。

「中華發展基金」的爭議事件始於去年7月,在11月五都選舉達到高峰。面對特定媒體與名嘴的刻意扭曲與誤導,馬政府竟然宣布自明年起取消 「中華發展基金」對大陸研究生的補助(對台灣研究生赴陸的補助則沒有取消)。不是任何被指責的政策都是錯誤的,民眾對政策的認知,很有可能是接收到錯誤的 資訊。如同孫運璿先生的名言:「政府應該說服人民,而不是被人民說服」,馬政府沒辦法堅持對的政策,犧牲了兩岸學生與學術的交流,實在得不償失。

打破「不以荒謬為荒謬的荒謬」

綜觀「民國百人事件」與「中華發展基金事件」,其中最大的問題在於,台灣民眾無法打破內戰、冷戰「雙戰」架構對意識型態的限制,無法開放、正確地看待兩岸的交流與發展。

其次,筆者在《海峽評論》第239期的文章《當中華民國失去「中國」內涵》,也指出當前台灣在政治上與心理上的弔詭與矛盾。在中華民國只 等於台灣,以及中華民國只剩下用來與大陸對抗的意義之下,兩岸的交流儘管看似熱絡,卻是潛藏種種危機,任何風吹草動都能影響已經夠脆弱的兩岸關係。而沒有 「中國」內涵的中華民國之下的台灣「主流民意」,當然使得本已「畏首畏尾」的馬政府兩岸政策更加「裹足不前」,一挨罵就退縮,無論對或錯。

將錯的事認為是理所當然,而對的事卻不敢堅持下去,這是「不以荒謬為荒謬的荒謬」。值此民國百年之際,應該期許打破此「不以荒謬為荒謬的 荒謬」。對執政的國民黨而言,就是要堅持對的政策與理念;對在野的民進黨(與台獨)而言,就是要放棄「逢中必反」的封閉心態。若能打破台灣社會「不以荒謬 為荒謬的荒謬」,兩岸關係的未來才能健康正確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