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8日 星期二

蠹魚的旅行日記:鋼鐵年代

■邱士杰

新曆年伊始,一齣以60年來鞍山鋼鐵工業為主題的電視劇《鋼鐵年代》,開始在大陸主要電視台播映。鞍鋼素有「共和國鋼鐵工業的長 子」之美譽,加上1960年毛澤東親自以「鞍鋼憲法」之名,高度讚賞了鞍鋼以「兩參一改三結合」為內容的技術及管理革新,因此這齣以鞍鋼為題材的電視劇, 便格外值得檢討。

近年以工人階級為題材的創作不算少見,但在當前大陸社會極端不平等、工人階級地位空前低落的當下,這類創作卻未必都能得到群眾迴響。典型實例就是前 兩年以大慶油田及鐵人王進喜為題材,票房卻慘遭失敗的五一應景電影《鐵人》。這類失敗所反映的未必只是群眾胃口的轉變,而可能是電影不對群眾胃口。由於文 革及相關歷史經驗被視為「極左」而無法正面處理,遂使建國後工人階級的面貌不能得到完整描繪,從而削減了戲劇的共感力。

然而《鋼鐵年代》卻得到熱烈迴響。這可能是因為這部戲很好地將1950年代鞍鋼恢復生產的過程同當時的人情世故相結合,從而勾勒出一幕幕溫馨懷舊又 不失熱情紅火的歷史場景。被認為過時的政治口號非但毫不迴避,即便是中蘇分裂以及日本技術人員撤離鞍鋼,該劇也以異常「國際主義」的角度正面刻畫所有參與 鞍鋼建設的各國工人。就此而言,如果今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當年的人民共和國,這點還是做不到的。

但又由於改革開放(1979)以來的史觀強調「撥亂反正」,60年來的歷史就被切割為或正或反的碎片。因此《鋼鐵年代》中的鞍鋼史只能講到文革前;「鞍鋼憲法」這一重大創新也因其「反面」形象而悄悄解消在三年災害的劇情之中,從而缺席。

當然,以文藝作品再現鋼鐵工業的細節並不容易。艾蕪的小說《百煉成鋼》(1958)算是描寫得相當詳盡的作品。但當表現形式從文字轉變為有時間限制 的戲劇,就只能取捨,比方電影《火紅的年代》(1973)便只抓了幾條技術線索而展開(何況主線必須是廠場內發生的、文革所強調的「階級鬥爭」與「政治掛 帥」)。描寫大慶工人的《創業》(1974)也同樣如此,卻不失精彩。

始終由同一政黨領導並經歷多次自我否定的社會主義國家,應如何敘述自己的歷史?許多價值觀因為這一現實條件而未必能連貫繼承,卻還有「火中取栗」的 可能;此間形成一種張力。在「黨-軍-國-族」仍然一體(從而不能把歷史責任簡單歸咎於任何一方)的條件下,這種張力的發展前景,值得觀察。

(作者為台大史研博士生)

《台灣立報》201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