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3日 星期四

對日抗戰是中國人民的勝利

看了上期《犇報》的文章「6830雙布鞋」,讓我想起一位以歷史為專業的同學,在先前聚會所提出的尖銳問題。他認為,中國對日八年抗戰,日本並沒有戰敗,因為日本在中國戰場戰力明顯優於中國;戰爭結束前,中日頂多在中國戰場不分軒輊,而日本最後投降只是因為美國在廣島與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就算日本戰敗了,也是敗給美國,並非敗給中國。此外,他也主張,日本軍隊向蔣介石投降,並非中國戰勝,而只是遵守日本天皇的命令罷了。

這位同學的問題,一方面涉及戰史與軍事史,但這不是當前思考中日戰爭與中日問題的關鍵。另一方面則涉及對這場戰爭的主觀認識、理解與態度,這正是我們應該加以深思的面向,尤其面對著日本右翼力量不斷主導當局對中日戰爭與中日問題的詮釋。

日本的終戰觀

事實上,在右翼力量的影響下,日本民眾基本上不將中日戰爭視為侵略戰爭;其次,日本最後的投降是因為美國的兩顆原子彈,以及日本天皇的「聖斷」。這兩項基本認識,發源於戰爭結束之初,而逐漸累積至今,此與日本以「終戰」與「戰後」取代「戰敗」的思維是一脈相傳的。

日本部分民眾認為日本投降是昭和天皇的「聖斷」(網路照片)

考察日本對戰爭的思維,可以上溯至明治維新前後。在西方挾著船堅砲利打開日本大門之後,現代性所帶來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日本。日本最後肯定了西方文明的「進步」,認為自己最能承繼西方的現代性,因此自詡為東亞的大哥,希望透過「教訓」小弟(東亞其他地區),填補東西方之間的落差。故有「大東亞共榮圈」之推廣,亦有「進出中國」之說。據此思路,1945年天皇的「聖斷」是對大東亞負責,不是對中國負責;而美國投下的原子彈,則是日本代替全東亞挨轟,侵略者的角色頓時轉換為受害者。

如此對戰爭的認識,戰後由日本右翼所繼承,故而衍生出釣魚台、靖國神社、竄改教科書,甚至是兩岸分斷等糾葛至今的種種問題。由現代性派生而出的大東亞共榮圈、進出中國、終戰等貫通的思路,是以日本為主體的理解,就東亞的角度來看,更無法抹去美國區域戰略考量的因素。

靖國神社問題仍牽動東亞各國敏感神經(網路照片)

中國的抗戰觀

日本侵略中國之初,號稱「三月亡華」,沒料到戰爭竟拖延八年之久(若從九一八事變算起,則是十五年)。光從這點出發,中國人民沒有取得勝利嗎?

就「抗戰」一詞來看,這是一場中國人阻止與反抗日本侵略的戰爭。若要爭執國民黨與共產黨在抗戰的貢獻程度,此屬無意義的論爭。因為戰爭最終長達八年(或十五年)才結束,一方面是日本採取大量消耗人力與物力的錯誤戰爭方式;更重要的另一方面,這是一場中國人民全面動員、各方投入的反侵略戰爭,可說是「全民抗戰」。現在已經到了應該正視抗戰時期的文藝,以及包含義勇軍進行曲在內的抗戰歌曲的時候,因為這些藝術作品完全體現了全民投入反侵略的戰爭本質。

同時,這場中國人民的全面抗戰,更應該深刻認識殖民地台灣的反抗歷史(當然也不能忽略殖民地朝鮮的抗爭)。殖民地台灣的人民,不單有島內五十年抗日的辛酸,更有透過各種管道潛赴回祖國大陸參加抗戰的血淚。我們甚至可以大膽地將台灣抗日史視為中國(或東亞)近代史的中心來思考,進而有效打破「殖民帶來現代化」的神話膜拜,並且還給「光復」原有正確且豐富的內涵。

正確總結戰爭之道

面對日本右翼搶奪歷史詮釋的來勢洶洶(也影響到台灣對中日戰爭與中日問題的認識態度),日本學者先有井上清,後有纐纈厚,近有撰寫「沒有「歷史和解」就沒有日本外交的未來」一文的日本共同社前駐華盛頓支局長松尾文夫,都不斷為「清算」中日戰爭問題而奮鬥。

纐纈厚教授指出,「只有明確承認『日本敗給了中國』這一歷史事實,才是正確總結戰爭之道。」這番話可能是纐纈厚希望日本最終與中國(亞洲)和解的苦口婆心,就中國人立場而言,卻也是直面中國人民全面浴血對日抗戰的基本事實,並通往未來和解的路途。

日本學者纐纈厚主張明確承認「日本敗給了中國」這一歷史事實(翻拍《批判與再造》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