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6日 星期四

民進黨兩岸政策:三條路線角力


在野8年的國民黨,能夠在2008年囊括多數選票重新奪回執政權,最重要的因素莫過於馬英九所提出的兩岸和平交流政策,走出前朝陳水扁政府逢中必反的閉鎖困境,大大推進了對立超過60年的兩岸關係。該如何面對兩岸關係新局,該如何提出別於以往、別於國民黨,又不失原有立場的兩岸政策,成為民進黨最棘手的挑戰。兩岸關係左右台灣政局的發展,牽一髮動全身,若是民進黨拿不出煥然一新的兩岸政策,恐難以吸引台灣選民的青睞,也難與國民黨競逐大位,那麼蔡英文2012年敗選感言中所提民進黨的「最後一哩路」,或許會愈走愈長。

民進黨始終是「台獨」政黨

基於把中國大陸當成「外國」的立場,民進黨始終將「兩岸政策」稱為「中國政策」。長年以來,民進黨的中國政策有三大基石:明載「台灣主權獨立、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且台灣主權不及於中國大陸」,主張「獨立建國,制定新憲」的《台獨黨綱》(1991年);聲明「台灣是一主權獨立國家」,且「依目前憲法稱為中華民國,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任何有關獨立現狀的更動,都必須經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決定」的《台灣前途決議文》(1999年);強調應「早日完成台灣正名,制定新憲法」,以「彰顯台灣為主權獨立的國家」的《正常國家決議文》(2007年)。無論在朝在野,就算承認「中華民國」,但根據上述三份文件,民進黨始終是台獨政黨,尋求台灣永遠與大陸分離。儘管當前北京願意與台灣任何政黨進行交流,但是基於民進黨的台獨本質,國台辦只能設下對話的前提──「希望民進黨認清兩岸關係發展的大勢,找到正確的出路」。

2000年民進黨取得政權之後,從「一邊一國論」到「烽火外交」政策,對抗與衝突始終是黨內兩岸政策主流。這條路線說明了受反共教育洗禮的美麗島世代,仍然承襲戰後國民黨政府的「選邊站」政策,以「反共」為號召,與美日攜手形成圍堵紅色中國的堅強防線。去年11月大陸十八大落幕,新領導班子大致抵定,民進黨中常會決議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並由黨主席蘇貞昌兼任召集人。此前,民進黨另一位天王謝長廷剛結束中國大陸的訪問,這趟「落淚祭祖」破冰之旅,外界原先預測會衝擊黨內兩岸政策的路線,甚至會激發路線大辯論,最終不過是雷聲大雨點小。

沉寂將近半年的時間,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首次會議在59日登場。出席的委員包括蘇貞昌、蔡英文、游錫堃、謝長廷、高雄市長陳菊、台南市長賴清德、新潮流系大老邱義仁、吳乃仁,以及「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等9人;會議並公布「中委會」諮詢委員名單,包括前「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前「陸委會副主委」邱太三、前「立委」林濁水、前「陸委會副主委」黃偉峰、前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董立文、前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賴怡忠、前「陸委會副主委」童振源、前退輔會主委胡鎮埔等20人。

蘇貞昌在這次會議大談民進黨的「台灣夢」,即「降低中國因素對台灣的介入、影響」,並「為台灣創造、增加更廣大的自由選擇空間」,與習近平主席所提出的「中國夢」打對台意味十足。謝長廷在會上推銷他的「憲法各表」主張,強調民進黨應該從殘缺中追求完美,務實看待憲法。謝的發言引來邱義仁的回應,兩人爆發些微火花,邱則是為蘇貞昌定調不動《台獨黨綱》。事實上,這場千呼萬喚使出來的會議,並沒有做成任何的結論或決議,實際的定位與影響還有待觀察。

蘇、謝、蔡三條大陸政策路線

「中國事務委員會」開議前後,民進黨內部大致形成三股兩岸政策路線相互角力,分別是黨主席蘇貞昌代表的傳統保守派、謝長廷代表的「憲法各表」派,以及前主席蔡英文結合野百合學運世代的青壯派。據了解,中國事務委員會首次會議當天,蔡英文以另有行程為由,未做發言即先行離席,被外界解讀為蘇蔡心結的延燒。

為了爭奪黨內中國政策發言權,其實蔡英文與青壯派早已動作頻頻。2011年大選期間,蔡英文即提出「台灣共識」,以抗衡馬英九陣營的「九二共識」。其內涵就是蔡英文在2010425日「兩岸經濟協議ECFA電視辯論會」上所主張的,台灣應該「從世界走向中國」,並以台灣人自傲的自由、民主與人權等「普世價值」做為與中國大陸談判的基礎,從而「守住台灣主權」。經過一段時間蘊釀,親綠的野百合學運世代學者,在2013年開春就丟出「中國因素」論──稱「中國因素」這隻「黑手」正在「侵害」台灣的自由、民主與人權,並企圖聯合大陸自由派,將「台灣因素」出口到中國大陸。這批學者在4月進一步推出《自由人宣言》,宣稱兩岸的政治協商應有兩大前提,即中國大陸人權狀況徹底改善,以及政治體制完全民主化。無獨有偶,民進黨內包括鄭麗君、段宜康、吳秉叡、李俊俋、蔡其昌、蕭美琴、陳其邁等中生代,聯合推出性質與觀點都極為類似《自由人宣言》的《中國人權決議文》,強調台灣政府要與中國進行任何政治協議,應在中國人民以「民主普選」方式產生政府後為之,並且要「支持中國有序地完成民主化工程」。《中國人權決議文》草案將在其後民進黨全代會提出,若獲得通過,其效力將等同黨綱。

蘇、謝、蔡三條路線,在黨內各有支持基礎。蘇貞昌基本上繼承了民進黨過去對抗中國的老路,他在今年2月訪日期間,附和日本右翼政客主張,提出台灣要與美國、日本與韓國共組「民主同盟」。蘇貞昌指示民進黨政策會,即將舉辦「民主同盟論壇」,號稱要「進一步深化亞洲等民主國家彼此分享的共同價值,並強化合作關係」。「民主同盟」的構想,與冷戰期間美國反共盟友組成軍事同盟,藉以圍堵紅色新中國的伎倆如出一轍。謝長廷的「憲法各表」,看來極端性較低、靈活度高,雖在黨內屬於少數派,但他主張透過對憲法的重新詮釋與接納,其實還是在鞏固兩岸分裂分治的現狀,或能吸引黨外人士的支持。而蔡英文與親綠中生代學者的論述,異於過去老牌獨派強調台灣人「血緣」與「民族」的說法,反而主張與大陸「公民社會」接觸,與大陸內部的自由派、甚至是反華派裡應外合,一方面顛覆中國現有制度,另一方面讓中國大陸更往西方資產階級自由主義式民主體制靠攏,走上台灣解嚴之後的道路。這條路線以「公民民族主義」包裝「台灣國族」的建構想像,切中當前台灣青年對普世價值的高度信仰,以及對於中國大陸的焦慮與敵意,因此獲得台灣社會眾多中、青世代的好感。

民進黨兩岸政策受美國制約

這三條路線看似各懷鬼胎,其實是同床異夢──在不改變「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的基本立場上,提出不同的政策主張。進一步言之,這三條路線也可說是殊途同歸,他們都是在召喚冷戰幽靈,為美國在東亞戰略部署背書,忠實扮演美國利益捍衛者與傳聲筒的角色,藉以抗拒中國。謝長廷514日在廣播節目上表示: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必須考慮台灣最大公約數,在最低限度可以有共識的情形下,要讓美國可以接受,否則台灣無法單獨面對中國,台灣沒有這麼有力。」就這一點而言,謝長廷可謂是打開天窗說亮話,完全說中民進黨不同兩岸路線都受美國制約的現實。

戰後台灣淪為美國在東亞的戰略棋子,本質上成為美國的新殖民地。台灣政府無論藍綠,方方面面的政策都要經過美國點頭。1996年台灣進行首次領導人直選,台灣人認為此後就可「擺脫中國」而當家作主,殊不知一人一票選出的領導人還是得經過美國欽定核可。例如每屆大選期間,各陣營候選人都要爭相「出訪」美國,來趟「輸誠」之旅,爭取美國的支持──美國愈支持的候選人,台灣選民愈看得順眼。

美國掌控台灣的圖謀,可以上溯到19世紀。1853年日本處於鎖國政策,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培里(Matthew Perry)挾著西方新興的工業化「文明」,以武力強逼幕府開國,史稱「黑船事件」。培里的眼光不只放在日本,還包括台灣,他曾主張為了控制東南亞海運樞紐與中國沿海港口,美國應該佔領台灣。1941年珍珠港事變之後,美國五角大廈成立「遠東戰略小組」,該小組建議戰後台灣由美軍「託管」,並依「台灣住民自決」成立一個美國可控管的政權「台灣共和國」。其後美國「遠東戰略」原則逐漸成形,即「以(台)獨制蔣(介石),以蔣制(中)共,以共制蘇」;蘇聯解體之後,則轉變為「以台制中」。為加強對台灣內部的控制,美國又讓藍綠互鬥,成為「以藍制綠,以綠制藍」的雙重制衡,確保台灣越不出美國的手掌心。

以最近的2012年大選為例,美國眼見馬政府與中國大陸愈走愈近,竟有前美國AIT理事會主席白樂崎等42位美國學者發表致馬英九的公開信,指控馬英九干預民進黨黨內總統初選,為馬英九選情投下震撼彈。未來馬政府在兩岸關係上若有進一步的突破,美國在2016年大選公開支持民進黨進而左右選舉結果,並非不無可能。民進黨黨內兩岸政策路線的針鋒相對,可說是精彩萬分的表演,藉以吸引美國憐愛的目光。謝長廷在4月中旬出訪美國,向美國闡述其「憲法各表」理念;今年初才剛訪問日本的蘇貞昌,也將在6月初到訪美國,預計在華府有公開演說。謝蘇相繼訪美,無非是要向美國交心表態,爭取美國的認可與稱許,以累積在島內的政治能量。

2008年兩岸交流大開放之後,北京力量逐步影響台灣,與華盛頓力量形成拉鋸戰。就當前階段而言,美國力量仍略勝一籌,此贏面可能還會持續一段頗長的時間。民進黨將會稱職扮演美國因素在台代理人的角色,以制衡中國因素。看來,陳水扁曾說他是「美國軍政府在台行政長官」絕非瘋言瘋語,而是難得的真話。

(本文原載香港《紫荊雜誌》總第272期,2013年6月號;次標題為編輯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