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4日 星期三

馬英九兩岸政策的策士與智庫


從兩蔣到李扁,兩岸壁壘對峙將近一甲子。2008年之後馬英九的兩岸和解政策,可說是台海60年未有之變局。

高學歷一直是馬英九政府的特色,例如主管兩岸事務的陸委會,現任主委王郁琦是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法學博士,兩位副主委張顯耀是法國巴黎第一大學政治學博士、林祖嘉是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經濟學博士。由此可見馬英九對學者專家相當倚重。本文以下將著重分析介紹對馬政府兩岸政策產生影響的相關學者與智庫。

馬英九兩岸政策概述

馬英九就任之後,與陳水扁時期最大的差異,就是以「九二共識」為處理兩岸事務的最高原則。基於「九二共識」,馬英九自上任之初便提出「不統、不獨、不武」的新「三不」政策,強調兩岸之間「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同時,基於台灣的《中華民憲法》與增修條文,馬政府將台灣與大陸定位為「一個國家,兩的地區」,一個國家是指「中華民國」,兩個地區是指大陸地區與台灣地區,兩岸不是國與國的關係,而是一種特殊的關係。馬英九將兩岸關係重新拉回到「一個中國」的框架之下,是兩岸之間重啟對話交流非常重要的基礎條件。

馬英九兩岸政策另一個層面,就是主張兩岸協商「先經濟後政治」,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馬英九任期剩下兩年多的時間,現在看來,其兩岸政策卻停留在「只經濟不政治」。台灣特殊的戰略位置,使得美國等霸權國家不斷干預兩岸事務,再加上國民黨退敗台灣後,必須尋求美日等國的支持與援助,從而台灣政府從上個世紀50年代以降,形同美國與日本的附庸。在此歷史背景下,馬英九雖有意與中國大陸和解並開展交流,卻又受到美日等外來勢力的掣肘,遂形成馬英九對外政策「親美、友日、和中」三大主軸。

「九二共識」發明人:蘇起

蘇起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曾被媒體評為馬英九兩岸政策的「首席智囊」。馬英九就任之初,拔擢蘇起擔任國安會祕書長,足見馬英九對蘇起的倚重。

蘇起在2000428日以「九二共識」一詞來概括1992年汪辜會談「一中各表」的原則,可說是「九二共識」的發明人(關於「九二共識」的詳細緣起,可參考蘇起2003年的著作《危險邊緣》)。馬英九2008年當選時召開國際記者會,即以「九二共識」回應一個中國的問題。「九二共識」迄今仍為馬政府兩岸政策的最高原則,說明了蘇起在馬英九兩岸政策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蘇起擔任國安會祕書長期間(2008-2010年),同時樹立了「親美、友日、和中」台灣對外政策主軸。蘇起雖已離開政府要職,但他所立下的「九二共識」與「親美、友日、和中」等原則,仍被馬政府所重視,沿用至今。

20102月蘇起請辭國安會祕書長,但他在兩岸政策的影響力並未因此消退。20118月蘇起出任「台北論壇」董事長,同年12月被馬政府延攬為海基會董事。台北論壇是一個民間智庫,向政府兩岸政策提供建言。蘇起認為,未來兩岸無法再只談經濟、避談政治,兩者是不能切割的,建議台灣內部要做好政治準備。台北論壇在2012320日公布一份由朱雲漢、林文程、童振源、楊開煌4位學者執筆的《2012政策建言書兩岸篇》,倡議馬政府應該推動成立「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利用這個委員會凝聚朝野共識,維持兩岸關係的穩定。台北論壇更在2012年底於台北舉辦大型研討會,探討如何強化認同與互信以深化、鞏固現有的兩岸和平發展成果,包含當時大陸國台辦副主任孫亞夫,以及北京中國社科院台研所所長余克禮、廈門大學教授劉國深等大陸重要對台學者均與會。台北論壇活動力強,有能力號召兩岸權威學者共商政策議題,或許是未來馬政府與大陸開啟政治接觸的契機,值得密切關注。

台灣駐美代表:金溥聰

馬英九另一位重要的左右手是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新聞學博士金溥聰。在馬英九的從政生涯中,金溥聰一直扮演其政策推手的角色。當蘇起黯然請辭國安會祕書長之後,金溥聰便接手馬政府的對外政策。

2011年大選期間,金溥聰擔任馬英九競選辦公室執行長,在一次率團訪美的過程中,金溥聰表示兩岸之間應該和平共榮,不排除未來兩岸任何形式的接觸。馬英九第一個任期內,著重兩岸關係的突破;2012年開始的第二個任期,明顯把重心轉移到對美關係。2012114日勝選之夜,馬英九即宣布要在10年內加入美國主導、排除中國在外的「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PP),台灣與美國於今年也重啟「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談判。金溥聰在20125月接任中國國民黨國際事務中心首席顧問,並在10月接任台灣駐美代表。馬英九將自己最重要的親信派駐美國,可窺見馬政府要調整對外關係的順序,「親美」優於「和中」。

「亞太和平基金會」掌門人:趙春山

馬英九另一位兩岸政策的策士,是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趙春山。趙春山是政治大學法學博士,專攻中國大陸研究,曾任教於台灣大陸研究重鎮之一──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目前擔任亞太和平基金會董事長。趙春山雖未擔任政府職務,但他對於兩岸關係的研究與看法,是馬政府施政的重要依據。

200910月在一場研討會上,趙春山表示據他了解「政府高層目前的想法」,在兩岸啟動和平協議或軍事互信機制談判前,台灣必須完成的「三項準備」,即「ECFAMOU完成簽署」,「國內達成共識」,和「國際社會接受」。此話一出,輿論認為兩岸政治對話有譜,而趙春山的談話也被認為是馬兩岸政策的「風向球」。但社會風氣並不支持兩岸政治談話,趙春山後來只能自圓其說。

ECFA簽訂之後,趙春山認為兩岸將面臨經濟以外的問題,儘管政治對話的條件尚未成熟,兩岸應該擴大政治互信,為雙方步入政治協商、高難度的軍事互信機制奠定基礎。趙春山認為必須要以《中華民國憲法》為兩岸交流基本前提,以爭取台灣內部的團結;「九二共識」則是兩岸的互信基礎,兩岸關係要朝著「規範化」和「機制化」的方向邁進。趙春山也主張,必須從雙邊或多邊的思維處理兩岸關係問題。馬政府今年積極推動兩岸兩會互設辦事處,這就是趙春山所說兩岸關係的「規範化」與「機制化」。

趙春山所任職的亞太和平基金會,在馬英九2008年就任之後成立,前身是中華歐亞基金會。儘管亞太和平基金會標榜是一個非營利、超黨派的民間研究機構,但仍不脫半官方或官方外圍組織的色彩。該基金會是專為馬英九研究和提供兩岸關係事務建言的智庫,副董事長是台灣大學副校長趙永茂,董事會成員包括「外交部」常務次長史亞平、「國安會」諮詢委員邱坤玄、金門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教授高輝、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岳、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楊開煌、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副教授魏艾等人。上述成員都是台灣島內政界、學界兩岸研究的一時之選,透過對於大陸政治經濟發展最新動態的研究,即時反饋給馬政府做為調整兩岸政策的參考。

馬英九的台灣史老師:王曉波

相較於前述在政府任職的學者,或是具有官方色彩的智庫,台灣世新大學教授王曉波主持的《海峽評論》則是民間刊物。《海峽評論》總編輯王曉波,是上個世紀70年代台灣保釣運動的健將,當時就讀於台大法律系的馬英九參加了這場運動,因而與王曉波成為摯友。王曉波除了中國哲學的學術專長之外,也致力於兩岸關係與台灣史的研究,王曉波被認為是馬英九的台灣史老師。

以「繼承台灣同胞愛國主義傳統,發展中華民族和平統一理論」為宗旨的《海峽評論》,創刊於1991年,社長是台灣行政學權威吳瓊恩,編輯成員不乏島內各領域優秀的學者,諸如台北大學教授毛鑄倫、台大政治系名譽教授張麟徵、銘傳大學公共事務系教授楊開煌、文化大學美國研究所前所長陳毓鈞、政大國關中心美歐所所長湯紹成、遠景基金會副執行長孫揚明、前「立法委員」邱毅等人。

《海峽評論》20餘年來社論都由總編輯王曉波執筆。據了解,馬英九都會抽空閱讀每期《海峽評論》的社論。王曉波非常重視從歷史的角度來理解兩岸問題,他認為台灣問題的產生,根源於戰後美國「以獨制蔣,以蔣制共,以共制蘇」的遠東戰略,從而將兩岸問題卡進了國共內戰和國際冷戰的雙重結構中。兩岸的法理定位,王曉波主張兩岸之間是由內戰歷史造成的政府不完全繼承狀態,雖然「兩區」、「兩制」的治權各自獨立,但各自所宣稱的和法理主權卻相互重疊。因此,王曉波將馬英九的「不統、不獨」政策解讀為「主權不獨、治權不統」,符合一國兩區的兩岸現狀,也就是鄧小平的「一國兩制」,「和平統一」其實只是「就地合法化」。

王曉波深知美國霸權對台灣問題介入甚深,也理解美國對馬政府兩岸政策的限制,但他仍呼籲馬英九把握兩岸難得的歷史機遇。王曉波建議馬英九,在剩下的任期內設法簽訂《兩岸和平協議》,否則只能徒留「缺憾還諸天地」。

智庫機構近年盛行台灣

源於西方Think Tank的「智庫」機構,近年來才在台灣盛行。民進黨不少政治人物設有智庫,例如蔡英文的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小英教育基金會,蘇貞昌的超越基金會,謝長廷的台灣維新影子政府。持台獨立場的親民進黨智庫有台灣智庫、新台灣國策智庫等等。李登輝卸任之後,也成立了李登輝學校、台灣綜合研究院等智庫。國民黨雖有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與國家發展研究院兩個智庫,但前者連戰色彩濃厚,後者則缺少活動力。馬英九本人雖有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但運作方向則以公益活動為主。對於兼任黨主席的馬英九來說,未來若想在兩岸關係有更突破的政績,並維持國民黨永續執政的機會,他更應該思索如何與學界有機結合,加強政策論述能力,建立堅實的理論生產團隊。

馬英九的兩岸政策,雖然以九二共識為原則,但只強調兩岸之間的經濟交流,模糊且避免政治的接觸。如此兩岸互動模式,是許多學者為馬英九建構的,雖然為台海對立的局勢帶來和平曙光,但馬政府的兩岸政策終歸屬於防守型,面對台獨與民進黨的抨擊火力,只能不斷退縮。如同王曉波教授所說,未來只能期待馬政府兩岸政策有量的改變,質變的可能性並不高。馬政府的兩岸政策還必須通過美國這一關。美國雖反對台獨,卻也不同意台灣與大陸有進一步的交往。馬英九與其策士們,不該在美日關係與兩岸關係上再採取模糊作法。他們處在歷史轉折期,是挑戰更是機遇,只有做對抉擇、選對邊站,帶領台灣人民共同參與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馬英九才有可能留下正面的歷史評價。


(本文原載香港《紫荊》雜誌,2013年8月號;小標題為編輯所加,見刊時內容略有更動,以上刊出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