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4日 星期三

新形勢下民進黨兩岸政策的分歧與共識


台灣反對國民黨威權統治的「黨外運動」,在上個世紀80年代達到顛峰,聲音聽似吵嚷、路線看似分歧,但黨外人士都有共同的奮鬥目標,也就是終結國民黨在台灣的獨裁統治。

統獨爭議並非主要問題

統獨爭議並未在黨外運動之中成為主要問題。例如台灣第一位黨外民選縣長余登發,被稱為「台灣民主先驅」,至今備受民進黨人士尊崇,其後代成為民進黨要角(長孫余政憲還曾擔任陳水扁執政時期的「內政部長」)。但余登發晚年致力於中國統一運動,擔任過台灣中國統一聯盟名譽主席(1988年),還曾經公開發表《主張民進黨統一中國宣言》:「本人堅決主張以民進黨民主、自由、天下為公、犧牲奉獻的精神統一中國」。

將近30年前,民進黨誕生在尚未解除黨禁的戒嚴時期。做為收割黨外運動成果而成立的政黨,民進黨草創之初並非旗幟鮮明的「台獨」政黨。隨著黨內「福佬沙文主義」愈來愈濃厚,一些非台獨或反台獨的黨員紛紛離開民進黨。民進黨在政治光譜上不斷趨向台獨,民進黨內的「余家班」也從未提起余登發的中國統一立場。「兩岸」對民進黨來說,早已不是自家人的關係,而是「兩國」關係。

如何處理「兩國」關係,民進黨內部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討論,當屬1998年為期三天的「中國政策大辯論」。其中一條路線是以許信良為代表、美麗島系提出的「大膽西進」,另一條路線則是新潮流系所提出的「強本漸進」。兩條路線的激辯與折衷,最終促成民進黨在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文》的出台,成為2000年民進黨掌權之後兩岸關係的重要依據。隨著陳水扁執政兩岸路線的逐漸極端化,「一邊一國」遂成為民進黨兩岸政策的主流,並影響至今。

兩岸政策再調整是黨內共識

2008年馬英九帶領國民黨重返執政之後,兩岸關係的局勢出現重大轉變,而且有不可逆的趨勢。為了尋求2016年大選的勝利,新形勢壓使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或曰「中國政策」)不得不有所調整。淪為在野之後,民進黨內部中青年世代要求中國政策再辯論的呼聲也時有耳聞。

這幾年來,民進黨籍政治人物訪問大陸並非少數,2008年雲林縣長蘇治芬到北京推廣農產品、2009年高雄市長陳菊赴陸宣傳高雄世運、2012年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到大陸祭祖的「破冰之旅」、2013年初「立法委員」許添財登陸進行「金融經濟」研究。上述幾趟不同的登陸,雖都是個案,也未成為民進黨內中國政策再調整或大辯論的契機。

但頻繁的登陸,確實為民進黨政治人物的兩岸思維帶來些許的變化。例如許添財返台後表示對大陸的印象是「百聞不如一見」;蘇治芬則對自己的登陸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期許:「民進黨為取得台灣民眾信任,應務實與中國大陸保持穩定互動,建立互信,台灣在東亞地理位置具有樞紐優勢,與大陸在經濟發展上可相輔相成」。綠營政治人物對大陸與兩岸互動模式的重新評價,當然會成為黨內領導層的壓力。

總的來說,兩岸政策應該也必須有所調整,已經是目前民進黨內的共識。但是政策調整的幅度、兩岸的定位、互動的模式,以及如何進行調整卻又不失原有立場、如何向深綠台獨支持者交代等等複雜的環節,都是當前民進黨亟欲尋找答案的問題。近來,對於為兩岸政策尋覓新出路有迫切需要的民進黨來說,可說是處於百家爭鳴的階段。

民進黨兩岸路線百家爭鳴

今年6月,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訪問美國,期間他對自己領導的黨中央的兩岸路線有所表態:「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它的國號是中華民國,這是台海現狀,任何改變此一現狀的行動,必須由台灣人民透過公民投票方式決定」、「堅決反對一中架構」。同時他也不忘發言鞏固台灣扈從於美國之下的既有體制:「台灣應該爭取被美國納為再平衡政策的一員」,主張簽訂台美「自由貿易協議」及參與由美國主導、排除中國在外的「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他甚至稱:「不要問美國能幫助台灣什麼,而是台灣要自我努力去贏得美國的幫助」。蘇貞昌的講法其實都是綠營傳統思維的老生常談,顯見他所代表的路線是主張與大陸硬碰硬的拉美(日)制中派。

蘇貞昌為塑造黨內兩岸路線大鳴大放的形象,於74日召開首場「華山會議」(中國事務委員會對中政策擴大會議)。除前主席蔡英文未參與之外,黨內包括謝長廷與游錫堃等巨頭均有參加,並邀請已退黨的前「立委」沈富雄與會。「華山會議」成效不如預期,原有40位黨籍現任「立委」報名參加,最終只有7位到場,中青世代與蔡系成員幾乎都未出席,而且發言零星,沒有出現辯論的火花,看不出民進黨兩岸政策轉型的積極態度與決心。

會後沈富雄即稱,這場會議「裡面氣氛好到嚇人!」前「立委」郭正亮也表示:「看到現場實況,只能說真的太扯了!」民進黨中評委黃俊哲則直言:「或許大家都知道華山會議是開假的,自我安慰罷了,所以不如不面對」。華山會議是蘇貞昌主導的場合,由首場會議的舉辦情形來看,黨內人士對於黨中央兩岸政策調整的方向與決心尚處觀望,信心也不足。但華山會議預計舉辦9場,未來規劃的子題包括「如何處理九二共識」、「促進中國民主化」、「如何處理中國因素在台灣」與「兩岸的公民社會如何交流」等等,這些議題都象徵著未來民進黨兩岸政策的基本方向,出席與發言的狀況,以及會後的效應,都還有待進一步的追蹤,觀察華山會議是否只是蘇貞昌的個人舞台。

除華山會議之外,近期民進黨其他重要人士也都有各自的兩岸表現。例如蔡英文712日舉辦「人民幣在未來國際貨幣體系的角色」討論會,邀請大陸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以「人民幣國際化的緣起與發展」為題發表演說、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傑以「中國大陸對外金融政策展望」進行報告,台灣方面則有相關領域的學者胡勝正、鄭貞茂等人與會。此外,目前綠營執政縣市首長之中表現最為亮眼的台南市長賴清德,也在18日率團訪問香港,以城市交流為名,為民進黨兩岸路線探尋新的可能。

黨內兩岸互動動作最大、聚焦最多、爭議最高的,當屬謝長廷629日於香港舉辦的「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創新」研討會。這場研討會由謝長廷的「台灣維新基金會」主辦、北京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協辦,台灣方面有9位學者、官員與民進黨「立法委員」與會,大陸方面則有包括孫亞夫、余克禮在內共26名涉台官員與學者參加。

謝長廷的這場研討會,除了直接與北京對台智庫對話之外,會後也在深圳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公開會面。謝長廷在會上持續推銷他的「憲法各表」主張,還提出兩岸「共源同文」、「兩岸命運共同的感覺」等亮點,甚至公開要求大陸正視「中華民國」的「國號」與「憲法」,可算是近年來民進黨人士對大陸路線最大尺度的說法。

民進黨政治人物在第三地香港,與北京對台學者與官員直接對話,頗有1992年辜振甫代表台北、汪道涵代表北京在香港會談的味道,或許是未來民進黨與大陸進一步接觸可資借鏡的管道與方式。關於這場研討會的評價褒貶不一,大陸學者余克禮肯定會議「突破創新」,台灣學者邵宗海認為謝長廷的兩岸觀「仍受對岸與民進黨內的質疑」,而親綠學者童振源則盛讚謝長廷路線將要「崛起」:「謝長廷路線有機會成為紅綠藍三方都可能接受的兩岸共識」。民進黨內的批判聲浪未曾停歇,游錫堃對謝的「共源同文」說法極為反彈,獨派大老姚嘉文則是強烈抨擊謝長廷背叛民進黨、呼籲「清黨」。

謝長廷此番與大陸新模式的接觸,是否能算是民進黨兩岸路線的大突破,筆者對此持保留態度。目前民進黨內部兩岸政策主張至少可分為三條路線:蘇貞昌的傳統保守派、蔡英文的經濟接觸派(有論者認為是穩健漸進派),以及謝長廷的積極交流派。謝長廷的路線不過是其中之一,必將經過更進一步的競逐與檢視,才能論斷誰是主流、誰能贏得黨內多數人的認可──當然,不要忘了還須經過美國這一關。

有可能走向「偏安獨台」

此處必須一提,無論未來是蘇、蔡、謝哪一條路線的勝利,民進黨的兩岸政策都會從光譜的極端台獨這一端,往中間靠攏一些。2008年兩岸交流大開之後,台獨的根基受到嚴重動搖,但台灣社會對與大陸來往仍多顧慮,再加上其他因素的交相作用,台灣民眾對「中華民國」的支持度上升,而「中國人」認同卻不斷跌降。此狀況說明台灣的輿論逐漸集中到「中華民國等同台灣」,掏空「中華民國」的中國內涵,藉此將「中華民國」做為拒絕中國的擋箭牌。從最近的島內局勢即可見一斑,國民黨提「中華民國」以迴避兩岸政治對話,而民進黨也開始較為頻繁的使用「中華民國」稱呼台灣,做為與大陸交流的最低停損點。

在兩岸新形勢之下,民進黨兩岸政策的再調整是必然的,內部各種的兩岸交流方案勢必會不斷出台。但幻想民進黨會拋棄「兩岸兩國」的基本立場、接受「一中」或任何形式的統一,都是過度天真樂觀;比較有可能的路徑,是從台獨往披著「中華民國」外衣的偏安獨台游移。不過,如同許多大陸學者所指出的,當前兩岸關係已進入深水區,即從量變到質變的緩慢過渡。站在歷史的高度來看,民進黨應該體認到,兩岸關係已經難以再逆轉,尤其是ECFA的簽署,以及未來兩岸互設辦事處之後,兩岸關係將會愈來愈緊密,民進黨想擺脫大陸也只會愈趨困難。


(本文原載香港《紫荊》雜誌,2013年8月號;小標題為編輯所加,見刊時標題改為〈民進黨兩岸政策「百家爭鳴」〉,內容亦略有更動,以上刊出原題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