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超越歷史感的「公民運動」?


高中歷史教科書審查委員會禁用「明鄭」、「日據」、「中共」等詞,引起諸多批評。馬政府以兩個方式平息爭議:一是行政院宣布,站在「維護中華民國國家主權及民族尊嚴的立場」,公文書必須統一使用「日據」;二是教育部表示,「在學術討論範疇中,尊重編者依歷史事實所為的詮釋,以保障憲法所定表達意見自由」,以「小辭典」的方式,「日據」與「日治」兩詞並陳於歷史教科書之中,不加以硬性規定。最新的消息是,「史記」版高一歷史課本,以「日據」取代「日治」,已經獲得審查通過。

面對教科書爭議,教育部決定將「日據」與「日治」並陳的作法,終究只是治標不治本的媚俗投機之舉。雖可平息爭議,卻將國家民族的認同掩蓋得更深,也將原已淡薄的歷史感稀釋得更為虛無,無助於解決歷史教科書的危機。

「日治」與「日據」兩詞並非完全衝突而不能調和,「日據」指的是日本竊據台灣,而「日治」則可以是「日本殖民統治」的簡稱。問題在於,今日主張使用「日治」者,卻是站在日本殖民者的立場。對他們來說,「日治」指的是日本依國際法「合法統治」台灣,而真正合法統治台灣的清朝時期,卻又被他們惡意稱為「清領」(清朝佔領)。《馬關條約》是中國被迫簽下的不平等條約,因而才有1943年《開羅宣言》所稱台灣是日本所竊取的中國領土,1960年聯合國所通過的《反殖民地宣言》也早已否認了殖民統治的正當性。

1997年李登輝強行推動的《認識台灣》教科書,首次排除「日據」的使用,將「日治」寫入教材;2007年陳水扁主政時期的教育部,發布《海洋教育與教科書用詞檢核計畫》,將「日據」一詞列為「不當用詞」。依此來看,「日治」一詞是李扁「去中國化」以政治力「再皇民化」、是站在殖民者立場的「政治正確」用詞。

曾經擔任歷史課綱委員或教科書審定委員的某些學者,過去躲在學院內,使用「日據」一詞累積學術成果。例如某位委員的成名作是《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1992年),2008年新版卻將書名改為《日治時期台灣的社會領導階層》。他們掌握了學術資源之後,時值李扁「本土(皇民?)化」的浪潮,復抓準時機,配合政治力的操作,將「日治」推上舞台,大張旗鼓地宣告「日據」被打入歷史大牢。

「日據」與「日治」之爭不過是歷史教科書沉痾的冰山一角。鄭氏三代奉明永曆為正朔,但課本卻不能稱鄭氏統治時期為「明鄭」。日本殖民統治的經濟剝削,卻被多數版本加以美化,而避談台灣現代化實質是根源於清朝統治時期。多數版本違反憲法原則,將「兩岸」視為「兩國」,視中國為外國,以「中國」取代「我國」,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指稱我國大陸地區。多數版本未著墨於當前兩岸的和平發展新局勢,還在大談「中國」對台灣的威脅。更有甚者,課本不能寫「武昌起義」,只能稱「武昌起事」,這還是中華民國的教科書嗎?

檢視現行的歷史課本,論述的邏輯基本上因襲李扁兩朝的去中國化、皇民史觀。就算三家新版本得以通過上市,也無力回天。政府無人願意承擔起清理殖民遺緒的重責大任,審查委員未依課綱來審定課本,教科書商只願意小幅修改、敷衍了事,對相關問題不痛不養。屬於人民真正的歷史記憶與認同,正一步步被掏空、被改造,迷失在早已摸不清方向的歷史航路上。

近日「公民運動」又是抗議這抗議那,可從「日治」「日據」的殖民與去殖民議題出現後來看,我們的「公民」遠遠落後南韓與其他東亞受日本殖民統治過的國家公民,因為在那些國家,日本殖民遺跡與意識,早已清理殆盡,不是問題了。而在我們這個社會,對這些所謂「成熟」的「公民運動」團體,這樣的議題似根本不存在,或許我們的「公民運動團體」太「成熟」了,早已跨越國界,屬「世界公民運動」團體了。 

(本文原載《中國時報》,2013-08-20;內文見報略有刪修,以上刊出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