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6日 星期五

國家認同問題才是重點

 (網路圖片)
近日熱議首都究竟是南京還是台北,無論哪個答案正確,其實都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就「首都」本身而言,因制憲之前各方對於首都地點意見紛雜,北京(平)、南京、武漢、西安等地都有人建議,胡秋原先生甚至發表〈長春建都論〉一文,力主將首都置於長春,因他認為東北是中國的生命線,建都長春可以防止日本再次侵略中國。由於意見不一,難有共識,首都地點最終並未寫入1947年實施並沿用至今的《中華民國憲法》。

李登輝執政期間,數次修憲,同樣未觸及首都位置的問題。因此,憲法雖未載明南京為首都,就算中央政府目前在台北,那麼台北同樣無法被視為首都所在地。

首都的問題,可分為歷史、法理與政治等三個層面。這次由獨派學者與媒體所渲染出來的首都問題,顯然無涉歷史與法理,而是政治問題。這部當年全國各地代表(包括台灣省代表)齊聚南京所制定的憲法,以及為了「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的增修條文,對台獨來說無疑是眼中釘,恨不得完全切斷與大陸地區的聯繫,不要憲法,不要陸委會,不要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而追求重新制憲,建立台灣共和國。如果台獨不惜任何代價制憲建國成功,首都要設置在台澎金馬何處,也就悉聽尊便了。

首都爭議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不只是在少數極端台獨身上,更反映了經歷李扁20年台灣國族建構工程所「洗禮」出來的台灣「主流」民意。

當前「中華民國」確實是台灣社會最大的共識,但「中國人」認同卻降至新低,說明了台灣民眾在接受「中華民國」這個國家認同之餘,卻拒絕承認它所象徵的一切「中國」意涵,甚至被拿來當做抵抗中國、與大陸區辨敵我的政治符號。台獨不成,台灣社會長年累積的反共反中思想與情緒無處宣洩,遂一股腦兒往獨台路線集中,「中華民國是台灣」的論調愈來愈獲得認同,而與大陸有關的一切政治歷史文化淵源急於被拋棄,首都不能在南京,只能在台北,這是台獨、獨台的默契。

這次首都問題就是一次精準的民意調查,許多媒體以「扯」、「瘋」來形容教育部對首都的主張,社會輿論也罵聲一片,展現了台灣民眾(特別是青年)對中華民國、中國與兩岸關係最真實的看法。兩岸之間看似交流頻繁,但台灣民眾對大陸、對中國的拒斥感仍深,無形的衝突也愈來愈大。

(網路圖片)
教科書是當代民族國家對內重要的思想傳達管道,當然必須合憲合法。教育部與其他位高權重的官員們,以及關心相關議題的社會各界,都應該正視憲法形式實質與台灣社會認識發生嚴重落差的問題。兩岸之間不可能永遠只停留在經貿交流,台灣社會無法接受中國人身分的現實也不可能被掩蓋起來,這是遲早要正視與面對的嚴肅議題。

過去台獨勢力掌權,獨立建國「做不到就是做不到」,因此從義務教育的教科書發難,同時營造去中國化輿論,眼下在青、壯年間有一定成效,但卻無法為這一意識形態奠定堅實的獨立國家基礎,如今台獨建國前景益形渺茫,當年去中國化的總工程師李登輝要這些青、壯年何去何從?如今是否應該跳脫原有的路線與框架,對於教科書的撰寫與相關的配套形式提出一套更新、更進步的論述視野,從而化解破解台灣內部的認同糾結,並且得以因應兩岸關係的新局。

(本文原載《中國時報》,2013-12-06;見報內文略有刪修,以上刊出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