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1日 星期一

愛德華多‧加萊亞諾《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讀後

簡介

書名:《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
作者:[烏拉圭] 愛德華多‧加萊亞諾(Eduardo Galeano)
譯者:王玫等人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年11月

《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是由烏拉圭的新聞記者兼作家愛德華多‧加萊亞諾(Eduardo Galeano)所寫作,我在查閱很多資料之後,發現愛德華多‧加萊亞諾的資料並不多,頂多知道他原本是位新聞記者,後來兼做作家,並且熱愛足球運動,因 此我無法對於這位作者進行詳細的介紹。

這本書不是本新書,大約完成於30多年前,原書初版是1971年,直到2001年才有中文譯本的問世。這本書的寫作模式可說是報導文學,但作者自認為是 「一本以愛情小說和海盜小說的方式來談政治經濟學的書」,無論它是報導文學、愛情小說或是海盜小說,無可否認的是它絕對是一本政治經濟學的經典之作。一般 來說,政治經濟學的書籍多以學術形式發行,目前臺灣的中文市場中,講述拉丁美洲的政治經濟學書籍更是少之又少,這本書以文學的方式將拉丁美洲的血管如何被 切開的故事公諸於世,勢必震撼以美國為主流的政治經濟學研究圈。

至於這本書的定位到底是什麼?我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拉美所研究員劉承軍先生在書前的導讀說得非常好,「這是一本關於劫掠的歷史的著作」。這本書分成兩大部 分,第一部分是「地球的富有造成人類的貧因」,描寫舊殖民主義對於拉丁美洲的金銀、礦產,甚至是農作物的劫掠情形,表示這個地區人民的窮困絕非內在因素所 造成,而是它們擁有的血液過於豐美所致。第二個部分是「發展是遇難者多於航行者的航行」,這個標題讀起於有點不順口,但它清楚地表達在世界的發展過程中, 殖民地提供的殖民者豐富的資源,卻也是最大的犧牲者,內容也描述了新殖民主義透過貿易、貸款、修建鐵路等等的暴力與陰謀使得拉丁美洲的民族工業無法發展茁 壯,甚至是控訴了「投資、技術、經濟援助、合資企業、金融機構、國際組織」等被稱為「現代文明」的方式如何以極度不文明的方式在拉丁美洲進行掠劫。

全書從十六世紀講述到二十世紀,拉丁美洲經過了西班牙人、英國人,以及美國人的殖民,雖然歷經了四百餘年,但拉丁美洲的苦痛不曾消失,殖民者的手段只有是 愈來愈殘忍。這本書另外值得注意的地方是,作者大量引用了同為拉丁美洲出身的其他作者的研究與資料,雖然也有援引歐美學者的論證,但少之又少,讀起來有一 股耳目一新的感覺,換了一種論述的方式與描寫的角度,讓我們對於拉丁美洲的歷史有不同的想法。


摘要

這本書雖然按照新舊殖民主義在拉丁美洲發展的情形分成了兩個部分,但無非是想要告訴世人:拉丁美洲的血管是如何被切開的。把拉丁美洲的血管切開的人是殖民主義者,從西班牙人、英國人到美國人,他們的目的是要大量的吸取拉丁美洲豐厚的血液:礦產與農產品。

作者在序言「暴風雪中的一億二千萬兒童」中明白指出,現今所謂的國際分工的體系根本是個假象,它著真面目應該是一些國家專門獲利,而另一些國家專門受害。 也就是說作者認為他所生長的土地擁有著豐富的財貨,而這些財貨是帝國與當地領導階級的成長來源,這些階級愈來愈繁榮,但人民卻愈來愈貧困,「我們的失敗總 是意味著他人的勝利」,對於殖民地人民來說,殖民者所傳入的技術使得「黃金變成廢銅爛鐵,糧食變成了毒藥」。這個序言引出了之後作者要鋪陳的故事,舊殖民 主義對拉丁美洲物質的掠奪,以及美國人推廣節育──也就是對拉丁美洲發展基礎的人口的扼殺。作者以一句話點出了全書主旨:「整個帝國主義體系的力量是以局 部必須不平等為基礎,這種不平等達到愈來愈驚人的程度」。

第一個部分是「地球的富有造成人類的貧因」,即說明歐美帝國主義以掠奪國土以外的天然資源為其擴張目的,而資源豐富的地區如拉丁美洲等國之所以貧窮,就是 因為他們的豐富天然資源如礦產、耕地等,加上充足的勞動力,引來歐美等國的垂涎,結果造成了數百年的貧困。在這個部分,作者明確地提出藏在拉丁美洲血管裡 的血液是:黃金、白銀、農產品(蔗糖、可可、橡膠、棉花、咖啡)、勞動力、耕地與礦產(銅、錫、鐵、石油)。

作者認為拉丁美洲的白銀與黃金是當時整個歐洲的養分來源,西班牙的殖民者正是因為這裡的白銀與礦產而進入到拉丁美洲,為拉丁美洲點燃的悲慘的序幕。其次是 農產品的故事,尤其是蔗糖的種植,作者稱蔗糖為「白色金子」,蔗糖的故事當由哥倫布把甘蔗從西班牙引進拉丁美洲說起,自此之後,拉丁美洲的廣大土地淪為一 片甘蔗園,為歐洲人創造龐大利益,但帶來的確是當地的森林、動物或其他植物被砍伐精光,只為了創造更多的土地來種甘蔗。因為原始植物被禁止種植,而只能種 植單一作物,使得這個地方人民大量缺乏營養來源,尤其是鹽分,作者說當地被歐美視為「惡習」的實際上正是這些歐美殖民者所帶來的,因為缺乏營養來源,這個 「壞習慣」是孩子們去吃泥土,而大人們為了阻止小孩吃泥土,為他們吊高起來,或者甚至為他們戴上牲口用的口套。除了土地的喪失外,拉丁美洲苦痛的另外一面 是勞動力的喪失,當地的原住民是印第安人,殖民者用「誘騙」的方式把印第安人拐去工作,勞動力不足的時候,殖民者更從非洲引進黑奴,這種歐洲─美洲─非洲 的三角貿易,其背後的意義是殖民者帶來的種族歧視。

當地的領導階級並沒有為當地人發聲,而是在歐洲殖民者的威脅利誘下,成為殖民主義的共犯。當地人民受到經濟上的剝削,更受到政治上的高壓統治,統治者配合殖民主義演出,當地的傳統工業與民族工業無法發展,只能任由外來者的宰割,這正是當今政治經濟學所忽略的一面。

第二個部分是「發展是遇難者多於航行者的航行」,是指英、美兩國把現代文明體繫帶進拉丁美洲,但這樣的現代體系並沒有為拉丁美洲帶來幸福,而是受到更不文明、更粗暴的對待,也因為英、美兩國的殖民統治披著「現代文明」的外衣,使得拉丁美洲人民「無處可伸冤」。

拉丁美洲國家在獨立之後,英國人舉著「保護主義」與「自由主義貿易」的大纛光明正大的「入主」拉丁美洲,但是「保護主義」與「自由主義貿易」是對英國人自 己而言的,當地人是無緣享受這樣的保護與自由。英國人把拉丁美洲當地一切的工業成品往自己國家輸送,使得當地的貿易天秤往英國傾斜,當地的工業與貿易還是 無法發展。英國人也開始在拉美修建鐵路,這看似為當地帶來文明的舉動是一種傷害,因為拉丁美洲各地的扇形鐵路網所面向的是歐洲各個主要港口,所背對的、所 留下的則是一大片的沙漠。

作者寫作本書的時代是美國人宰制拉丁美洲的時代,大約是六○年代至七○年代初。當地的國家或統治階級再度與外來者聯手,或許並非出於統治者的自願,但可知 的是統治者的無能與懦弱。以巴西為例,美國獲得巴西政府的同意,派出軍隊以最先進的技術取得巴西各地還有待開發的資源的分佈情形,美國獲得如此重要的情報 後怎可能放棄此機會,利用強佔或買賣的方式取得了蘊藏有各項資源的廣大土地,按作者的說法,這片土地是「呈條帶狀,把亞馬遜地區同巴西其他地區隔離開 來」。美國這樣作法的目的為何?可想而知,是要向該地殖民,並將該地的各項礦產資源送回本國。

更為可惡的是,美國人除了掠奪拉丁美洲的資源外,更謀殺了當地的人力資源,使當地發展工業的人力消失了,也使當地未來可能投入對抗這些殖民者的悍將在尚未 誕生前就消失了。美國人把教會帶進杳無人煙的荒蕪地區,表面上是要傳教或傳播英語,實際上從事的工作是大量發送避孕藥品,文明的說法是「節育」,骨子裡正 是在扼殺當地的人力資源。關於這個面向,雖然本書中描寫的驚心動魄,但我曾看過一部電影──勞勃狄尼洛主演的《教會》(Mission),這部電影雖是描 寫一個教會在南美洲的生存故事,但其細節所描繪的外來者對當地的壓力與暴力,甚至是推廣「節育」的過程,看來更是怵目驚心。

全書最後的章節是「七年之後」,是這本書在再版之後,作者針對初版到再版的期間所繼續發生的種種不平等的補述。其實這個補述與正文提及的本質被沒有不同, 因為在拉丁美洲,所有的劫掠都是在「合法」的外衣下進行,透過契約與法律進行掠奪,儘管這些契約與發律都是含糊不清的,也充滿了許多祕密條款。在一切都是 合法的情形下,政變不斷發生,政變也是合法的,因為殖民者總在找尋對自己最有利的傀儡,而唯一不合法的只有人民所發動的革命,這正是拉丁美洲歷史最令人不 忍的一面。


心得

讀完全書,我認為全書的意涵與列寧在《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所要傳達的意涵有相輔相成的意義。列寧在該書中表示自由競爭最後的表現就是「壟 斷」,而這些帝國主義在拉丁美洲進行的正是「壟斷」的勾當。而列寧所指出的資本主義在發展到最高階段之後的進展,也一一在拉丁美洲上演,例如在當地就是少 數的富有國家壓迫多數的弱小國家,拉丁美洲的悲慘命運的另一個面向也是帝國主義之間所競爭的結果。列寧認為,資本主義是競爭與壟斷的循環,這樣的循環勢必 帶來衝突,而衝突就帶來戰爭,這在拉丁美洲也不斷上演,當地的連年戰火與不斷的政變就是資本主義的矛盾所造成的,雖然列寧的看法並非全然正確,但他所指出 的資本主義的本質與矛盾,在十六至二十世紀的拉丁美洲找到了驗證,資本主義在拉丁美洲所表現的正是「最高衝突」與「最高壟斷」。

上網查詢本書的相關資料,發現許多讀者在讀完之後都不約而同地想到十九世紀以降中國的命運,包含本書劉承軍先生的導讀也不例外。雖然他們所想到的面向是正 確的,中國的確因此它廣大的市場而受到西方帝國主義的覬覦,進而對中國發動侵略與佔領、瓜分,這也是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壟斷」,因此十九世紀以後的中國史 總是在不斷的戰爭中進行。但我想到的不是中國的例子,而是更為貼切生長環境的例子,就是在日本帝國主義鐵蹄統治下的臺灣。

著名的殖民主義研究者矢內原先生稱日本帝國主義為「早熟的帝國主義」,日本透過國家的力量在臺灣統治,這些統治的內幕在許多作品中一一被揭發,學術的作品 包含有矢內原自己的著作《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林繼文老師的《日本據臺末期戰爭體系之研究》,也有王曉波老師與許介鱗老師的等等著作;讓人最為臺灣過 去感到不捨的是文學作品,我在閱讀完賴和、楊逵與吳濁流等先生的作品後,深到日本對臺灣人民剝削的種種不平等,更為重要的,是日本人在臺灣對臺灣人民心靈 的禁錮與傷害。日本殖民帝國在臺灣的殘酷統治是無庸置疑的,而日本人對臺灣人民的剝削也是不容抹滅的,日據時代在臺灣有一句諺語:「第一憨,選舉運動;第 二憨,喫阿片噴風;第三憨,種甘蔗乎會社磅!」,這完整描寫出日本統治下臺灣的苦痛。今天還有不少人懷念與讚揚日本在臺灣的統治,在翻翻歷史之後,這些人 或許會噤口吧!


(原文寫於2007年,台大歷史系王遠義教授「世界史三」期末報告)


圖:作者與中譯本封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