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2日 星期二

台獨媒體的法西斯

三立新聞的居心何在?

4月8日的三立新聞,每整點都以專題報導世新大學校園內可以免費索取《中國日報》(英文版)與《兩岸犇報》相關新聞,尤其是熱門時段強力放送。並訪問少數的世新同學,就歸結出以下的「陰謀論」:大陸報紙入侵校園向學生洗腦。

據世新大學的同學表示,過去校園內一直提供免費的《Taipei Times》報紙供索取,但近日《Taipei Times》的索取點卻換上了《中國日報》(英文版)與《兩岸犇報》。三立新聞製造出世新校園內風聲鶴唳的緊張氣氛,到底是何居心?

《Taipei Times》是台灣《自由時報》的所屬子公司,雖是份英文報紙,但其內容及風格均與《自由時報》並無二致,是一份非常「深綠」的報紙。而《中國日報》英文版則是中國官方的媒體報紙。一個校園內可以容許一份提倡台獨的報紙,卻容不下與之持相反意見的刊物,這樣的心態讓人非議。

事實上,自兩岸交流頻繁以來,台灣各大專院校的圖書館均訂有大陸方面的報紙與期刊,以作為學術研究之用,也收溝通兩岸之效。台獨媒體在過去十幾年間,為何不「揭發」大學圖書館的罪名,而在此時此刻,利用世新校園將《中國日報》取代《Taipei Times》來大作文章,動機實在不單純。

世新的學生搞不清楚狀況

關於這起事件,究竟是世新學生主動向三立「爆料」,還是三立新聞主動的調查,筆者並未深入瞭解。但對於世新學生隨三立新聞起舞的作為,筆者實在感到不齒。

世新大學是老報人成舍我先生創立,成舍我先生在大陸時期就一直鼓吹新聞自由,也栽培了許多著名的新聞記者與作家。後來在台灣創辦《中華雜誌》的胡秋原先生就是一例,胡老後半生也為了兩岸統一奔走不遺餘力。在成舍我先生尚在世之時,世新大學也以自由校風聞名,過去台大哲學系王曉波教授因「台大哲學系事件」遭台大解聘後,就是由成老「收留」在世新。也因如此,過去世新校園內有個奇景,即「統派」的王曉波教授與「獨派」的李筱峰教授同時任教於該校。而且這兩位教授對成舍我先生的知遇之恩至今仍唸唸不忘。


圖:成舍我(上)、胡秋原(下)

如此自由且廣納不同意見的校風,在今天三立新聞的鏡頭下已蕩然無存。受訪的學生指出《中國日報》取代《Taipei Times》是一種「陰謀論」,配合了三立新聞台本就已預設的立場。

「台灣人的電視台」不懂台灣史

三立電視自許為「台灣人的電視台」,但對於台灣歷史知識的貧乏著實令人搖頭。過去曾發生「二二八事件」專題報導的畫面是「移花接木」,如今又指責「兩岸犇報」是大陸報紙,實在是不及格的媒體。


圖:「血染基隆港、碼頭屠殺紀實」的這個畫面,其實是國共內戰期間,國民黨軍人在上海行刑的情形,與二二八事件毫無關係,三立電視台卻移花接木,誤導觀眾。

「兩岸犇報」是台灣夏潮聯合會一群年輕志工努力奔走而辦成的報紙,今年四月份才發行第一期,在台北許多文化據點免費供人索取。有鑑於兩岸就學與就業雙向的活絡,這份刊物定位為「大陸就學就業專業報」,提供第一手的相關訊息。無論是夏潮,還是犇報的寫手,都是道道地地的台灣人,這一份報紙也是血統純正的「台資」刊物。

三立指責犇報是大陸報紙,此乃刻意栽贓。其次,三立指出犇報有洗腦學生之嫌。但翻開犇報創刊號,除了報導近期圓明園獸首之爭外,主要是一些兩岸學生交流的心得,還介紹了作家巴金,台灣《人間雜誌》與陳映真,另外還介紹了一本關於日據時期農民運動領袖簡吉的新書,最後則是幾篇關於「三鶯部落」等社運的活動預告。請問究竟是哪一行哪一字在進行「洗腦」?三立的報導確實是刻意說謊與誤導。

更令人氣結的地方在於,三立若這麼的「愛台灣」,為何連「夏潮」都不認識?三立記者還披著新聞真相的外衣,特地趕到位於台北市敦化南路的夏潮聯合會「潑了桶紅油漆」。

在台灣民主發展史上,過去所謂的「黨外」並不是只有民進黨與台獨而已,「夏潮」扮演了「黨外」另一股重要的力量。七○年代至八○年代,一群白色恐怖受難者、左翼人士,聚集出版《夏潮雜誌》、《夏潮論壇》、《人間雜誌》,探討台灣社會現象與歷史。這個時期,也是台獨意識逐漸上台的階段,七三年的台大民族主義論戰、七四年的台大哲學系事件,以及後來的鄉土文學論戰、本土化論戰,都是與台獨異化的尖銳戰爭。隨著民主化的腳步,台獨意識只增不減,這一批人組成了「夏潮聯合會」,持續他們鄉土的、文化的、歷史的任務。

「夏潮」是台灣民主政治發展史上一支不可忽視的潮流。它率先開始向民眾介紹台灣的歷史,始終站在基層民眾的立場發聲。它也堅持了黨外的「中國路線」,證明台灣不是只有台獨的呼喊,還有一股希冀統一的聲浪。民進黨的前祕書長王拓也是出身夏潮。「夏潮」,英文為China Tide,為了反制這股「中國風潮」,民進黨內的派系「新潮流」才因應而生。屬於新潮流派的郭紀舟,還寫了一部探討夏潮歷史的《七○年代台灣左翼運動》,成為研究夏潮的重要經典作品。可見「夏潮」過去的聲譽與力量不容小覷。

三立作為一個台灣人的電視台,對夏潮的過去是真不知還假不知並不可考。但它對台灣內部反台獨力量與言論的刻意栽贓、抹紅、亂扣帽子,這樣如此拙劣的行跡斑斑可考。台灣人除了要抵制這樣的行為外,對於自身過去的歷史還是要有點自警與自覺才是。


(原文發表於2009年4月9日「中國評論新聞網」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標題被改為「『台灣人的電視台』不懂台灣史」,此處使用原作標題)

----------

夏潮與《犇報》與我聯絡後,希望轉載這一篇文章,我也欣然同意,最後決定使用原名刊出。在2009年5月號的《犇報》上,夏潮編輯室寫了一段前言,轉載如下:


圖:2009年5月號《犇報》

海峽兩岸一衣帶水,百年來卻因為人為的阻隔而劃下深深的鴻溝。狹窄的海峽,原本應該是兩岸人民恣意奔馳的舞台,卻成為阻斷兩岸社會、經濟和文化往來的藍色長城。面對當前日漸緊密的兩岸經貿往來,如何創造一個兩岸知識青年交流、交往的平台,增進雙方的互信與理解,就成為當務之急。有鑑於此,夏潮聯合會的一批青年朋友和學生義工,在去年底發起創辦一份面向校園,提供大陸就學、就業,以及兩岸社會、經濟與文化等各個面向發展訊息的月報─《兩岸犇報》。現在,交在各位手上的這一份創刊於2009年4月1日的《犇報》,就是青年朋友們利用業餘及課餘時間辛勤勞動的成果。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犇報》就是一份年輕人辦給年輕人看的兩岸資訊報。

令人遺憾的是,最近有一些台獨人士和親綠媒體,利用報導《China Daily》(中國日報)的新聞片段影射《兩岸犇報》是「大陸官方媒體」。對於這種未經查證也未曾直接訪談當事人便含沙射影,大放煙幕的烏賊媒體,我們不會、也不願做出任何公開的譴責或澄清,只是將這種違反新聞專業和報導倫理的媒體暴力,視為是「迎風唾沫」,是該電視台信誓旦旦的所謂「新聞自律公約」的自我否定。它只不過是極端反華、恐共的冷戰思惟的殘餘,以及台灣社會在長期藍綠惡鬥之下,媒體環境惡質化的現象之一。對此,我們一點都不感到意外,也沒有憤怒和委屈。

「德不孤,必有鄰」,台灣社會總還有一些清醒的頭腦。正當這些親綠的媒體人「看見影子就開槍」,喜形於色地展開對《犇報》的栽贓和攻詰,我們無意中在《中國評論新聞網》(www.chinareviewnews.com)上看到一篇題為〈「台灣人的電視台」不懂台灣史〉的投書,從校園自由和台灣民主運動史的角度出發為「夏潮」和《犇報》申辯,也對三立電視台的拙劣行徑提出質疑。我們決定轉載這篇投書,作為對素昧平生的作者張鈞凱(按:報文誤植為「均」)先生仗義的敬禮,也作為《犇報》編輯部對此次「三立新聞事件」的唯一,也是最後的表態。

2009年5月號《犇報》,按此下載PDF全文